【原文】
觐礼。至于郊〔1〕,王使人皮弁用璧劳〔2〕。侯氏亦皮弁〔3〕,迎于帷门之外〔4〕,再拜。使者不答拜,遂执玉〔5〕,三揖至于阶〔6〕。使者不让,先升。侯升听命,降,再拜稽首,遂升受玉。使者左还而立。侯氏还璧〔7〕。使者受,侯氏降,再拜稽首,使者乃出。侯氏乃止使者,使者乃入。侯氏与之让升。侯氏先升,授几,侯氏拜送几。使者设几,答拜。侯氏用束帛、乘马傧使者〔8〕。使者再拜受。侯氏再拜送币。使者降,以左骖出〔9〕。侯氏送于门外,再拜,侯氏遂从之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郊:谓近郊,去王城五十里。
〔2〕王使人:所使者为王的大行人之官。
〔3〕侯氏:即来朝的诸侯。
〔4〕帷门:帷宫之门。案因郊舍较狭小,故为帷宫以接待王的使者。
〔5〕玉:即璧。
〔6〕三揖至于阶:案帷宫中筑有坛以像堂,坛有阶。
〔7〕侯氏还璧:这是表示重礼轻财之意。
〔8〕傧使者:即向使者行傧礼。
〔9〕以左骖出:骖,骖马,又叫马。案四马头朝北立,左骖在西。其余三马则由侯氏的士牵出授给使者的从者。
【翻译】
觐礼。前来觐见王的诸侯到达王城近郊,王派出的使者穿着皮弁服,拿着璧前去慰劳。侯氏也穿着皮弁服,到帷门外迎接使者,向使者行再拜礼。使者不回拜,便拿着玉璧入帷门,行进中与侯氏行了三次揖礼,到达坛阶前。使者不谦让,就先升坛。侯氏升坛听使者致辞,听毕下坛行再拜稽首礼,然后升坛接受玉璧。使者授璧后向左转成面朝南而立。这时侯氏又把璧还给使者。使者接受璧之后,侯氏下坛,行再拜稽首礼。使者出去。侯氏派上介出去挽留使者,使者于是又进来。侯氏与使者在阶前谦让一番而后升坛。侯氏先升坛,待使者升坛后,把几授给使者,然后行拜送礼。使者把几放在席上,然后回礼答拜。侯氏向使者行傧礼,赠送使者一束帛和四匹马。使者行再拜礼而后接受赠礼。侯氏也行再拜礼以表相送。使者下坛,牵着左边的一头骖马出去。侯氏送使者到帷门外,行再拜礼,接着便随同使者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