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昏礼。下达〔1〕。纳采用雁〔2〕。主人筵于户西〔3〕,西上〔4〕,右几〔5〕。使者玄端至〔6〕。摈者出请事〔7〕,入告。主人如宾服迎于门外,再拜。宾不答拜〔8〕。揖入。至于庙门,揖入。三揖至于阶,三让,主人以宾升,西面。宾升西阶,当阿〔9〕,东面致命〔10〕。主人阼阶上北面再拜。授于楹间,南面〔11〕。宾降,出。主人降,授老雁〔12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下达:谓男家先遣媒人到女家提亲。
〔2〕纳采用雁:纳,入。采,择。纳采,谓纳其采择之礼。因男家择此女为婚姻,使媒人下达其意而女家许之,故又遣媒人前往女家纳采礼。雁,即挚,也就是见面礼。
〔3〕主人筵于户西:主人,女父。筵于户西,这是为神布席。户西,指祢庙的室门之西,实即堂的正中位。案纳采之礼是在祢庙中进行的。
〔4〕西上:使席的首端朝西。案人道以东为上,神道以西为上。
〔5〕右几:右,西。几,类今长方形的炕桌,可供坐于席上时凭依。此几是为供神凭依。
〔6〕使者玄端至:使者,即男家所遣媒人。玄端,即玄端服。
〔7〕摈者出请事:摈者,佐助女家主人行礼事者。请,犹问。请事,问使者今来何事。虽知犹问之,礼重慎。
〔8〕宾不答拜:案凡为人使者不答拜,为不敢当其盛礼。
〔9〕阿:即栋,指屋的中脊。古代制五架之屋,正中曰栋,次曰楣,前曰庪,犹今农村之屋所谓脊檩、二檩、檐檩。
〔10〕命:辞。案《仪礼》中凡曰“致命”,皆谓致辞。
〔11〕授于楹间,南面:授,谓授雁。楹间,即东西两楹之间。楹即堂前的立柱。南面,谓说宾主都面朝南,并排站立而授受。
〔12〕老:即主人的家臣之长。
【翻译】
婚礼。男家遣使者到女家提亲。女家许亲后,男家又遣使者到女家去行纳采礼,使者用雁作见面礼。女家主人在祢庙的室门西边为神布席,使席的首端朝西,供神凭依的几放在席的西端。男家的使者穿着玄端服到来。女家主人的摈者出大门询问使者因何事而来,然后入内向主人报告。主人穿着和宾同样的服装出大门迎接,向宾行再拜礼。宾不回礼。主人与宾行揖礼,而后与宾进入大门。到达庙门前,又与宾行揖礼而后入庙门。进庙门后,主人与宾又先后行三次揖礼而到达东西阶前。升阶之前,主人与宾又互相谦让了三次,然后与宾升阶上堂。主人升堂后面朝西站立。宾从西阶升堂,在上当屋栋处站立,面朝东向主人致辞,说明自己受命前来纳采之意。主人在阼阶上面朝北行再拜礼表示感谢。宾在两楹之间把雁授给主人,授雁时宾和主人都面朝南而立。宾下堂,出庙。主人也下堂,把雁交给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