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陈一鼎于寝门外,当东塾少南,西面。其实特豚:四鬄〔1〕,去蹄,两胉〔2〕、脊、肺。设扃鼏,鼏西末。素俎在鼎西,西顺。覆匕,东柄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四鬄:鬄,音tì,通“剔”,割解牲体。髀,牲体后胫骨最上端的部分。
〔2〕胉:音bó,胁。
【翻译】
一鼎陈放在寝门外,北当东塾而稍南的地方,鼎面朝西。鼎中盛有一只割解好的小猪:小猪按两肩和两髀割解成四块,去掉猪蹄,将猪的两胁、脊骨和肺都盛在鼎中烹煮。鼎耳中贯以横杠,鼎上用茅草覆盖,茅草梢朝西。盛素食的俎放在鼎的西边,使俎的首端朝东而尾顺向西。匕反扣在鼎上,匕柄朝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