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乃席〔1〕:宾南面,东上;众宾之席继而西〔2〕;席主人于阼阶上,西面。尊于宾席之东,两壶,斯禁,左玄酒,皆加勺。篚在其南,东肆。设洗于阼阶东南,南北以堂深,东西当东荣。水在洗东。篚在洗西,南肆。县于洗东北〔3〕,西面。乃张侯〔4〕,下纲不及地武〔5〕。不系左下纲〔6〕,中掩束之。乏参侯道居侯党之一,西五步〔7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乃席:案席布在州学即序的堂上,序的建制与庠大体相同,所不同者,庠的堂后有房有室,序的堂后则无,这是因为序的堂较小而浅。
〔2〕众宾:此指众宾之长三人。
〔3〕县:同“悬”。谓悬磬。
〔4〕侯:射侯,即射箭的靶子。
〔5〕下纲不及地武:纲,即系侯的绳。案侯之制,其当中部分称为中,中用布五幅,每幅长一丈,宽二尺二寸,每幅各以二寸为缝,则中正好一丈见方;中的上下各接一幅长二丈的布,叫做躬;上躬之上、下躬之下又各接一幅布,叫做舌,又叫个。上舌长四丈,两头各伸出一丈;下舌长三丈,两头各伸出五尺。纲即缀于上下舌端,而系于东西两柱,即所谓“植”上。下纲,即系于下舌两端之绳。武,谓人的足迹,一般人足长一尺二寸,因而用武代指足迹的长度。
〔6〕不系左下纲:因为还没有开始射箭比赛。
〔7〕乏参侯道居侯党之一,西五步:乏,又名容,亦名防,是获者(唱获者,即报靶人)借以防矢处,其形似屏风,横宽皆七尺,用牛皮制成。参侯道,即三分侯道。侯道长五十步,古代一步六尺,则三十丈,三分之一就是十丈。党,旁,谓乏在侯的西北边。
【翻译】
于是开始布席:宾席布在堂的正中位,席面朝南,席的首端朝东;众宾之长三人的席接着宾席向西布设;主人的席布设在阼阶上,席面朝西。在宾席的东边设尊,尊是两壶,壶放在斯禁上,盛玄酒的壶放在酒壶的西边,两壶上都加放勺。篚放在尊的南边,使篚的首端朝西而尾朝东。洗设在堂下阼阶的东南边,洗与堂南北之间的距离与堂前后的深度相等,东西位置正对着堂屋的东荣。供盥洗用的水放在洗的东边。篚放在洗的西边,使篚的首端朝北而尾朝南。磬悬挂在洗的东北边,磬面朝西。于是张设射侯,侯的下舌两端系侯的绳离地一尺二寸。左下舌端的绳先不系在植上,而将它向上斜掩过侯中,系在右上舌端的绳上。乏设在侯的西北边,与侯南北之间的距离正当侯道的三分之一即十丈,东西之间的距离为五步即三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