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司射犹袒〔1〕、决、遂,左执弓,右执一个兼诸弦,面镞〔2〕,适堂西,以命拾取矢如初,司射反位。三耦及宾、主人、大夫、众宾皆袒、决、遂,拾取矢如初。矢不挟,兼诸弦、弣以退〔3〕,不反位,遂授有司于堂西。辩拾取矢,揖,皆升就席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犹:原误作“遂”。
〔2〕右执一个兼诸弦,面镞:这是说,此时司射弓矢的拿法是,以左手握弓,使弓竖为上下方向,右手拿一支矢,使箭头朝上,顺着弓弦而与弓弦并握着。
〔3〕矢不挟,兼诸弦、弣以退:不挟,谓不横矢于弦。这说是执一矢并于弦,又以三矢并于弣,故曰“兼诸弦、弣”。
【翻译】
司射仍然袒着左臂,右手拇指套着决,左臂套着遂,左手拿着弓,右手拿一矢,与弓弦并在一起握着,使镞向上。司射来到堂西,命三耦交替取矢,如同第三番射箭比赛开始时交替取矢一样,然后司射返回原位。于是三耦以及宾、主人、大夫和众宾都相继脱下左臂外衣袖,右手拇指套上决,左臂套上遂,如同第三番射箭比赛开始时那样交替取矢。所取的四支矢都不横搭在弓弦上,其中一支矢顺着弦、用右手将它和弦一起握着,另三支矢用左手将它们和弓弣一起握着,然后退回到堂西,而不返回到射位,接着便在堂西把矢交还给有司。所有参加射箭比赛的人都交替取矢遍,主人与宾行揖礼,然后宾主和大夫都升堂就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