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宾降,取弓矢于堂西。诸公卿则适次,继三耦以南。公将射,则司马师命负侯。皆执其旌以负其侯而俟。司马师反位。隶仆人埽侯道。司射去扑,适阼阶下告射于公。公许。适西阶东告于宾,遂搢扑反位。小射正一人取公之决、拾于东坫上。小射正授弓。拂弓。皆以俟于东堂。公将射,则宾降适堂西,袒、决、遂,执弓,搢三,挟一个,升自西阶,先待于物北一笴,东面立。司马升,命去侯如初,还右乃降,释弓反位。公就物。小射正奉决、拾以笥,大射正执弓,皆以从于物。小射正坐,奠笥于物南,遂拂以巾,取决兴,赞设决,朱极三。小臣正赞袒,公袒朱襦。卒袒,小臣正退俟于东堂。小射正又坐,取拾兴,赞设拾,以笥退,奠于坫上,复位。大射正执弓,以袂顺左右隈,上再,下壹,左执弣,右执箫,以授公。公亲揉之。小臣师以巾内拂矢,而授矢于公。稍属。大射正立于公后,以矢行告于公:下曰留,上曰扬,左右曰方。公既发,大射正受弓而俟。拾发以将乘矢。公卒射,小臣师以巾退,反位。大射正受弓。小射正以司受决、拾,退奠于坫上,复位。大射正退反司正之位。小臣正赞袭。公还,而后宾降,释弓于堂西,反位于阶西,东面。公即席。司正以命升宾。宾升复筵,而后卿大夫继射。

【原文】

宾降,取弓矢于堂西。诸公卿则适次,继三耦以南。公将射,则司马师命负侯。皆执其旌以负其侯而俟。司马师反位。隶仆人埽侯道〔1〕。司射去扑,适阼阶下告射于公。公许。适西阶东告于宾,遂搢扑反位。小射正一人取公之决〔2〕、拾于东坫上。小射正授弓。拂弓〔3〕。皆以俟于东堂。公将射,则宾降适堂西,袒、决、遂,执弓,搢三,挟一个,升自西阶,先待于物北一笴,东面立。司马升,命去侯如初,还右乃降,释弓反位。公就物。小射正奉决、拾以笥〔4〕,大射正执弓,皆以从于物。小射正坐,奠笥于物南,遂拂以巾〔5〕,取决兴,赞设决,朱极三〔6〕。小臣正赞袒,公袒朱襦。卒袒,小臣正退俟于东堂。小射正又坐,取拾兴,赞设拾,以笥退,奠于坫上,复位。大射正执弓,以袂顺左右隈〔7〕,上再,下壹〔8〕,左执弣,右执箫,以授公。公亲揉之〔9〕。小臣师以巾内拂矢,而授矢于公。稍属。大射正立于公后,以矢行告于公〔10〕:下曰留,上曰扬,左右曰方〔11〕。公既发,大射正受弓而俟。拾发以将乘矢。公卒射,小臣师以巾退,反位。大射正受弓。小射正以司受决、拾,退奠于坫上,复位。大射正退反司正之位〔12〕。小臣正赞袭。公还,而后宾降,释弓于堂西,反位于阶西,东面。公即席。司正以命升宾。宾升复筵,而后卿大夫继射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隶仆人埽侯道:隶仆人,掌管扫除粪洒之事,诸侯以士旅食者充任。埽侯道,因君将射,扫以示新。

〔2〕小射正:案此篇中的大射正、司射、小射正、摈者、司正,都是射人,特因事异名,以别尊卑。射人都由士充任,其中以上士二人为长,谓之大射正;这两位大射正,一为司正,一为司射。大射正之下,有中士、下士,统谓之小射正,为大射正之佐。

〔3〕拂弓:为去尘也。

〔4〕笥:竹制盛物器。

〔5〕遂拂:谓拂决、极与拾(遂)。

〔6〕朱极三:极是皮制的指套,因是用朱韦(朱红色的熟牛皮)制成,故称朱极。极是张弓放弦时保护手指用的,共三枚:食指、将指、无名指各一枚,故曰“朱极三”。

〔7〕以袂顺左右隈:袂,衣袖。隈,弓左右的弯曲处。顺即拂,以衣袖顺弓上下两隈拂之,以示洁。

〔8〕上再,下壹:案这时弓是仰执,上谓弓的里侧,下谓弓的背侧,即弓表。

〔9〕揉之:谓拭弓之强弱。

〔10〕以矢行告于公:矢行,谓矢的发射情况,此特指射而不中的情况。

〔11〕下曰留,上曰扬,左右曰方:留,谓射而不至侯。扬,谓越侯而去。方,谓旁出。

〔12〕大射正退反司正之位:案此大射正即前之司正,是暂舍其司正之职而为君执弓,以示重其事。现在君射毕,故又退返其司正之位。

【翻译】

宾下堂,到堂西取弓矢。诸公卿下堂到次中,接在耦的南边站立。君将射,司马师就命令获者拿着他们的旌背朝射侯而立。于是获者都拿着旌到各自的射侯前背朝射侯立而待命。司马师返回原位。隶仆人打扫侯道。这时司射到西阶西边去掉腰间的扑,到阼阶下告诉君可以开始射箭了。君答应。司射又到西阶的东边告诉宾开始射箭,接着便把扑插在腰间,返回原位。一位小射正在东坫上拿取君的决和遂。另一位小射正把君的弓授给大射正。大射正接过弓后,用衣袖把弓拂了拂。他们都在东堂等待着君射。君将射的时候,宾就下堂到堂西,脱下左臂的外衣袖,右手拇指套上决,左臂套上遂,拿起弓,把三支矢插在腰间,右手挟一支矢,然后从西阶升堂,先来到左物的北边、离左物一笴的地方,面朝东站着等待君。这时司马升堂,像当初一样,站在两物之间命令获者从射侯前离开去,然后绕过右物的南边,从西阶下堂,到次中放下弓,返回原位。君就左物。小射正捧着盛有决和遂的笥,大射正拿着弓,都随从君来到物跟前。小射正坐下,把笥放在物的南边,接着便用巾拂了拂笥中所盛的决、遂和极,然后拿决起身,帮助君戴上决,又帮助君戴上三枚朱极。小射正帮助君脱下左臂的外衣袖,露出里面朱红色的短上衣袖。君袒毕,小臣正退下,到东堂等待君射。小射正又坐下,从笥中取遂起身,帮助君左臂套上遂,然后拿着笥退下,把笥放在东坫上,再回到东堂。大射正拿着弓,用衣袖顺着弓左右两边的弯曲处拂着,里侧拂两下,弓表拂一下,然后左手握着弓弣,右手抓着弓稍,把弓授给君。君接过弓后,将弓弯了弯,以试试弓的强弱。小臣师用巾把矢向着自己身体的一侧拂了拂,再把矢授给君。君射一矢,就再授一矢。大射正站在君的身后,当君射得不准的时候,就及时告诉君,帮助君纠正:如果发矢过低,就说“留”;如果发矢过高,就说“扬”;如果矢偏向左右两旁,就说过于左方或右方。君每射一矢之后,大射正就接过弓来拿着,等待君再射。君就这样与宾轮流射完四支矢。君射毕,小臣师拿着巾退下,返回到东堂下原位。大射正从君手中接过弓,到东堂去交给有司。小射正用笥接过君脱下的决和遂,然后退下,把笥放在东坫上,再返回原位。这时大射正又返回原来的司正之位。小臣正帮助君穿上左臂的外衣袖。君返回原位之后,宾下堂,把弓放在堂西,再返回来,在西阶的西边,面朝东而立。君就席。司正以君命请宾升堂。宾升堂就席之后,卿大夫们便接着射箭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