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二烛俟于殡门外。丈夫髽,散带垂〔1〕,即位如初。妇人不哭。主人拜宾〔2〕,入即位,袒。商祝免,袒,执功布入〔3〕,升自西阶,尽阶,不升堂,声三,启三〔4〕,命哭。烛入〔5〕。祝降〔6〕,与夏祝交于阶下,取铭置于重。踊无筭。商祝拂柩用功布,用夷衾〔7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丈夫髽,散带垂:髽,露着发髻。散带垂,谓腰绖束腰后多余部分任其散而下垂。
〔2〕宾:这是专为参加启殡之礼而来的宾。
〔3〕功布:大功布。功布是缀在竿上,将用以拂柩,柩车出行时则用以指挥车行。
〔4〕声三,启三:案旧说以为发出三声“噫兴”的声音(噫兴,象声词)。发此三声的目的,是因将启殡,故先发声以警觉之,告神将启殡。
〔5〕烛入:一烛入室中照彻奠,一烛在堂照开殡。
〔6〕祝降:祝,谓周祝。
〔7〕夷衾:即小敛覆尸之衾。
【翻译】
两名执事各拿一火把在殡宫门外待用。丈夫露着发髻,将腰绖的多余部分散垂着,如同朝夕哭时一样在殡宫门外即位。男人们将进入殡宫时,在堂上的妇人们不哭。主人向宾行拜礼,然后入殡宫就位,袒露左臂。商祝去冠而戴免,袒露左臂,拿着功布进入殡宫,从西阶而升,升到阶的最上一层,但不升到堂上,先发出三声“噫兴”的声音,再说三声“启”,然后命大家哭。这时两名拿火把的执事进入殡宫。周祝拿着铭下堂,与将升堂彻奠的夏祝在西阶下交错而过,把所取的铭放到重所在的地方。这时主人踊,踊的次数不限。开殡后,商祝用功布拂柩,又用夷衾覆盖在柩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