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君使卿韦弁归饔饩五牢〔1〕。上介请事。宾朝服,礼辞。有司入陈〔2〕。饔。饪一牢,鼎九,设于西阶前。陪鼎当内廉〔3〕。东面,北上;上当碑〔4〕,南陈:牛、羊、豕、鱼〔5〕、腊〔6〕、肠胃同鼎、肤〔7〕、鲜鱼、鲜腊〔8〕。设扃鼏〔9〕。、臐、
〔10〕,盖陪牛〔11〕、羊、豕。腥二牢,鼎二七〔12〕,无鲜鱼、鲜腊,设于阼阶前,西面,南陈,如饪鼎,二列。堂上八豆,设于户西,西陈,皆二以并〔13〕,东上。韭菹〔14〕,其南醓醢〔15〕。屈〔16〕。八簋继之〔17〕,黍,其南稷。错〔18〕。六铏继之〔19〕。牛以西羊豕,豕南牛,以东羊豕。两簠继之〔20〕,粱在北。八壶设于西序〔21〕,北上,二以并,南陈。西夹六豆,设于西墉下,北上。韭菹,其东醓醢。屈。六簋继之。黍,其东稷,错。四铏继之。牛以南羊,羊东豕,豕以北牛。两簠继之,粱在西。皆二以并,南陈。六壶,西上,二以并,东陈。馔于东方亦如之〔22〕,西北上〔23〕。壶东上,西陈。醯醢百瓮〔24〕,夹碑,十以为列〔25〕,醯在东。饩二牢陈于门西,北面,东上:牛以西羊豕,豕西牛羊豕〔26〕。米百筥〔27〕,筥半斛〔28〕,设于中庭,十以为列,北上。黍、粱、稻皆二行,稷四行〔29〕。门外米三十车,车秉有五
〔30〕,设于门东〔31〕,为三列,东陈。禾三十车,车三秅〔32〕,设于门西〔33〕,西陈。薪刍倍禾〔34〕。宾皮弁,迎大夫于外门外,再拜。大夫不答拜。揖入,及庙门〔35〕,宾揖入。大夫奉束帛入。三揖皆行〔36〕,至于阶,让,大夫先升一等。宾从升堂,北面听命。大夫东面致命〔37〕。宾降,阶西再拜稽首。拜饩亦如之。大夫辞,升成拜,受币堂中西,北面。大夫降,出。宾降,授老币,出迎大夫。大夫礼辞许。入,揖让如初。宾升一等,大夫从升堂。庭实设马乘〔38〕。宾降堂,受老束锦。大夫止。宾奉币西面。大夫东面。宾致币〔39〕。大夫对,北面当楣再拜稽首,受币于楹间,南面,退,东面俟。宾再拜稽首送币。大夫降,执左马以出。宾送于外门外,再拜。明日,宾拜于朝,拜饔与饩,皆再拜稽首。上介饔饩三牢〔40〕。饪一牢在西,鼎七〔41〕。羞鼎三。腥一牢在东,鼎七。堂上之馔六〔42〕。西夹亦如之。筥及饔如上宾。饩一牢。门外米禾视死牢,牢十车〔43〕。薪刍倍禾〔44〕。凡其实与陈如上宾。下大夫韦弁,用束帛致之。上介韦弁以受,如宾礼。傧之,两马束锦。士介四人皆饩大牢,米百筥,设于门外〔45〕。宰夫朝服,牵牛以致之。士介朝服,北面再拜稽首受,无摈〔46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卿韦弁归饔饩五牢:,赤黄色,韦弁即染成赤黄色的皮弁,这里是指韦弁服,是比皮弁服尊一等的服装。归,馈。饔饩,凡已杀的牲叫做饔,杀而又煮熟叫做饪,未煮的生肉就叫做腥,未杀的活牲畜就叫做饩。五牢,谓饪一牢,腥二牢,饩二牢,详下文。
〔2〕有司:此指宰夫之属。
〔3〕陪鼎当内廉:陪鼎即下所陈、臐、
三鼎。当内廉,案堂的侧边叫做堂廉,东西两阶之间的堂廉叫做内廉。此所谓内廉,实指西堂途东边的地方。
〔4〕碑:在庭中、当庭北三分之一处。
〔5〕鱼:此为干鱼。
〔6〕腊:干肉。
〔7〕肤:即猪肉皮。
〔8〕鲜腊:谓已割解成块而未干的兽肉。
〔9〕扃鼏:以杠贯鼎耳叫做扃,以茅覆鼎叫做鼏。
〔10〕、臐、
:
,音xiāng,牛肉羹。臐,音xūn,羊肉羹。
,音xiāo,豕肉羹。这三种都是加有五味等佐料而不加菜的羹。
〔11〕陪:因为、臐、
是加馔而非正馔,故云陪。
〔12〕鼎二七:鼎凡十四,排成二列,每列七鼎,故云“二七”。
〔13〕皆二以并:谓北一豆,南一豆,二豆南北相并而陈,下文曰“韭菹,其南醓醢”,即此意。
〔14〕韭菹:即用韭菜做成的菹(参见《士冠礼》第20节)。
〔15〕醓醢:醓,音tǎn,肉汁。醓醢即肉汁较多的一种肉酱。
〔16〕屈:曲,这是说豆的放法:北边放一豆,南边放一豆,再南边放一豆,北边放一豆,这样曲折而陈。
〔17〕八簋继之:簋,即敦,《仪礼》中敦簋不分(参见《特牲馈食礼》第20节)。继之,继豆而西陈。
〔18〕错:是黍簋和稷簋放时要间隔开来,如最东边两簋是北黍南稷,接着西边的两簋就应该是北稷南黍。
〔19〕六铏继之:铏,盛羹器,受一斗,两耳,三足,有盖。继之,谓继簋而西陈。案这六铏也是盛牛羊豕之羹,即所谓“铏羹”,与前所说、臐、
稍异(参见《公食大夫礼》第5节)。
〔20〕两簠继之:簠,音fǔ,食器,长方形,下有方足,上有盖,盖形与器形同,上下对称,合之则为一体,分开则为二器,用以盛黍稷稻粱等。继之,谓继铏而西陈。
〔21〕壶:酒尊,腹方口圆。
〔22〕东方:指东夹室。
〔23〕西北上:谓所陈食物从南北来说,以北为上;从东西来说,以西为上。如六豆中韭菹所在位即为最上位。
〔24〕醯醢百瓮:醯,醋。瓮,一种圆形而腹大口小的瓦制容器。百瓮,醯、醢各五十瓮。
〔25〕十以为列:这是在碑的东西两边各五列。
〔26〕牛以西羊豕,豕西牛羊豕:这是说饩二牢的陈放法,是从东向西,牛羊豕,再牛羊豕。
〔27〕米百筥:米,泛指黍、稷、粱、稻等。筥,音jǔ,圆形盛物竹器。
〔28〕斛:十斗曰斛。
〔29〕“设于中庭”至“稷四行”:这是说米的陈放法,是陈于庭的正中,即前所陈醯醢的南边,将百筥分为十列,每列皆东西向横陈,最北两列为黍,黍南两列为粱,粱南两列为稻,即所谓“皆二行”;稻南四列为稷,即所谓“稷四行”。
〔30〕秉有五:
,案十斗曰
,十六斗曰
,十
曰秉(见第64节)。秉有五
,则总计为240斗,合24斛。
〔31〕门东:在东塾南边。
〔32〕车三秅:秅,音chá。案四秉为筥,十筥为稯,十稯为秅,即四百秉为秅(见第64节)。车三秅,则为1200秉。
〔33〕设于门西:在西塾的南边。
〔34〕薪刍倍禾:禾三十车,倍之则薪刍各六十车。
〔35〕庙:即宾所下榻的馆舍,即主国大夫之庙。
〔36〕皆:犹并。
〔37〕大夫东面致命:案此所致乃馈饔之命,故下曰“拜饩亦如之”,是饔、饩分两次致命以馈之。
〔38〕庭实:案此庭实和下文所说的束锦,都是宾为傧大夫所准备的礼物。
〔39〕致币:此币即束锦。
〔40〕三牢:谓饪一牢,腥一牢,饩一牢,详下文。
〔41〕鼎七:案比宾之饪鼎少鲜鱼、鲜腊二鼎。
〔42〕六:谓所陈豆数。
〔43〕米禾视死牢,牢十车:死牢,谓已杀之牲,煮熟的叫饪,未煮的叫腥。上介之饪一牢,腥一牢,凡二牢,牢十车,则上介之米禾各二十车。
〔44〕薪刍倍禾:谓各四十车。
〔45〕门外:案士馆于庶人之寝(参见第38节),此谓其寝门外。
〔46〕无摈:“摈”当作“傧”,是说士介不向宰夫行傧礼。
【翻译】
君派卿穿着韦弁服前去向宾馈送饔和饩,一共是五牢。卿来到宾下榻的馆舍时,上介出来向卿请问为何事而来。当上介向宾报告卿的来意后,宾穿着朝服,推辞了一下,然后表示同意接受。主国的有司进入馆舍陈放馈送之物。先陈放饔。饔包括熟的和生的牲肉。熟牲肉一牢,连同其他熟肉一共盛了九鼎,陈放在西阶前。还有三只陪鼎,放在西堂途之东、北当堂的内廉的地方。以上所陈放的鼎都是鼎面朝东,以北边为上位,最北边的鼎与碑齐,从北向南依次陈放。九鼎中分别盛的是:牛、羊、猪、干鱼、腊、肠和胃同盛一鼎、肤、鲜鱼、鲜腊。鼎耳中贯以横杠,鼎上用茅草覆盖。三只陪鼎分别盛着、臐、
,依次陪放在牛、羊、猪三鼎的西边。生肉二牢,连同其他生肉一共盛了十四鼎,其中没有鲜鱼和鲜兽肉。这十四鼎陈放在阼阶前,鼎面朝西,从北向南依次陈放,如同陈放熟肉鼎一样,这十四鼎是排成两列,每列七鼎。在堂上室门的西边陈放八豆。这八豆是从东向西陈放,每南北两豆并放在一起,以东边为上位。如北边放韭菹豆,南边就并放一只醓醢豆。豆的放法是,北边放一豆,南边放一豆,再南边放一豆,北边放一豆,这样曲折而陈。八豆的西边接着陈放盛黍稷的八簋,也是两两南北相并而陈,如北边放黍簋,南边就放稷簋。陈放时要将黍簋和稷簋交错开来。八簋的西边接着放六
。这六
的放法是:先放盛牛肉羹的
,再在西边接着放羊肉羹
、猪肉羹
,猪肉羹
的南边放牛肉羹
,牛肉羹
的东边再接放羊肉羹
、猪肉羹
。六
的西边接着放两簠,盛粱的簠放在北边,盛稻的簠放在南边。八壶陈设在西序前,以北边为上位,两两相并,从北向南陈放。在西夹中的西墙下陈设六豆,以北边为上位。最北边的两豆:西边是韭菹,东边是醓醢。这六豆陈放时也是曲折而陈。六豆的南边接着陈放盛黍稷的六
。陈放时西边放一只黍簋,东边就放一只稷簋,要将黍簋和稷簋交错开来。六簋的南边接着陈放四
。这四
的放法是:西边先放牛肉羹
,牛肉羹
的南边放羊肉羹
,羊肉羹
的东边放猪肉羹
,猪肉羹
的北边再放一只牛肉羹
。四
的南边接着放两簠:粱簠放在西边,稻簠放在东边。上述豆、簋、
、簠都是两两相并,从北向南陈放。在西夹的北墙下陈放六壶,以西边为上位,两两相并,从西向东陈放。东夹中诸物的陈放也同西夹一样,也以陈放在西北的位置为上位,而壶的陈放则以东边为上位,从东向西陈放。醯和醢共一百瓮,夹碑而陈,以十瓮为一列:醯五十瓮陈放在碑的东边;醢五十瓮陈放在碑的西边。饩二牢,陈放在门的西边,都面朝北而陈,以东边为上位:最东边是牛,牛西边接着羊、猪,这是一牢;猪西边又依次是牛、羊、猪,这是第二牢。米百筥,每筥盛米半斛,陈放在中庭,以十筥为一列,以北边为上位。黍、粱、稻都分别是二列,稷是四列。门外有米三十车,每车载米一秉五
,陈放在门的东边,分为三列,每列都是从西向东陈放。还有禾三十车,每车载三秅,陈放在门的西边,是从东向西陈放。薪柴和饲草分别比禾增加一倍。宾改穿皮弁服,到大门外去迎接主君派来的卿,向卿行再拜礼。卿不答拜。宾与卿行揖礼,然后进入大门,走到庙门前时,宾又与卿行揖礼,而后先入庙门。卿捧着束帛也进入庙门。入庙后,宾与卿并排而行,行进中三次行揖礼,分别来到堂的东西阶前,谦让一番之后,卿先升阶一级。宾跟着升堂,在阼阶上面朝北听取致辞。卿在西阶上面朝东先致馈送饔之辞。于是宾下阶,在阼阶西边行再拜稽首礼。卿致馈送饩的辞命时,宾也这样下阶而拜。当宾下阶行拜礼时,卿要以君命辞宾之拜,于是宾升堂而后再拜稽首以成拜礼。宾在堂中央的西边面朝北接受卿所赠的束帛。卿下堂,出门。宾也下堂,把束帛授给老,然后出门迎卿进来,准备向卿行傧礼。卿推辞了一下,就答应了。宾与卿进入庙门,像当初一样行揖让之礼。宾先升阶一级,然后卿跟着升堂。这时宾的下属陈放庭实,牵来四匹马。宾下堂,从老的手中接过束锦。卿不随宾下堂。宾捧着束锦在阼阶上面朝西而立。卿在西阶上面朝东而立。宾向卿致辞并赠送束锦。卿回答了一番话,在上当屋楣的地方面朝北行再拜稽首礼,然后在两楹之间面朝南从宾手中接受了束锦,再退回到西阶上,面朝东而立,以待宾行拜送礼。宾行拜送礼,向卿再拜稽首。卿下堂,牵着庭中所陈四马中最左边的一匹,出去了。宾送卿到大门外,行再拜礼。第二天,宾要到朝上去拜谢君所馈赠的饔和饩,要分别行两次再拜稽首礼。馈送给上介的饔和饩总共三牢。熟肉一牢,放在上介下榻的馆舍庭中的西边,连同其他熟肉一共是七鼎。还有三只陪鼎。生肉一牢,放在庭中的东边,连同其他生肉也是七鼎。堂上陈放六豆,西夹中也同样陈放六豆。盛米的筥数和盛醯醢的瓮数都同宾一样。还有饩一牢。馈送上介而放在馆舍门外的米、禾数,根据所馈送的死牲的牢数而定:馈送一牢死牲,米、禾就各馈送十车。馈送的薪柴和饲草比禾增加一倍。凡馈送上介诸物的种类和陈放的方式,都同宾一样。向上介馈送饔饩时,是由下大夫穿着韦弁服,拿着束帛向上介致辞。上介穿着韦弁服接受馈送,礼仪也同宾一样。上介向下大夫行傧礼,赠送下大夫两匹马和一束锦。四位士介每人都馈送得有饩一大牢,米一百筥,陈放在馆舍门外。向士介馈送饩时,是由宰夫穿着朝服,牵着牛向士介致辞。士介穿着朝服,先面朝北行再拜稽首礼,然后接受馈送。士不向宰夫行傧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