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君使卿皮弁还玉于馆〔1〕。宾皮弁,袭〔2〕,迎于外门外,不拜,帅大夫以入。大夫升自西阶,钩楹〔3〕。宾自碑内听命,升自西阶,自左,南面受圭,退,负右房而立。大夫降,中庭,宾降,自碑内,东面授上介于阼阶东。上介出请。宾迎。大夫还璋,如初入。宾裼〔4〕,迎大夫。贿用束纺〔5〕,礼玉束帛乘皮〔6〕。皆如还玉礼。大夫出。宾送,不拜。
【注释】
〔1〕还玉于馆:玉谓圭璋。圭璋之所以要还,在于体现轻财重礼之义。
〔2〕袭:掩好皮弁服的前襟(参见第11节)。
〔3〕钩:绕。
〔4〕裼:袒露裼衣(参见第11节)。
〔5〕贿用束纺:予人财物谓之贿。纺,是一种质地较厚的缯。贿之以束纺,是为报答聘君(即派使出聘之君)的聘礼。
〔6〕礼玉束帛乘皮:礼,在此是还报的意思。玉,即璧。乘皮,四张虎豹皮。案束纺为报聘,此则为报享,是聘君之礼主君皆还报之。
【翻译】
君使卿穿着皮弁服到宾馆去把圭璧还给宾。宾穿着皮弁服,掩好前襟,到大门外迎接卿,但不行拜礼,引导卿进入馆舍。卿从西阶升堂,绕西楹到堂中央面朝南而立。宾在堂下碑的北边面朝北听卿致辞,然后从西阶升堂,来到卿的左边,面朝南从卿的手中接受了圭,再退到右房前,背朝右房而立。卿下堂,当走到中庭时,宾也下堂,从碑的北边来到阼阶东边,面朝东把圭授给上介。上介出庙门请问卿还有什么事。接着宾又出来迎卿入庙。卿又把璋还给宾,如同当初进来还圭的礼仪,然后出庙。宾袒露裼衣,又把卿迎入庙中。卿通过宾向聘君转赠一束纺,又用玉璧、束帛和四张虎豹皮还报聘君的享礼,赠送上述诸物时的礼仪都同还圭璋一样。卿出去。宾送卿,但不行拜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