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主人爵弁〔1〕,裳缁袘〔2〕。从者毕玄端〔3〕。乘墨车〔4〕。从车二乘〔5〕。执烛前马〔6〕。妇车亦如之〔7〕,有裧〔8〕。至于门外。主人筵于户西〔9〕,西上,右几。女次〔10〕,纯衣
袡〔11〕,立于房中南面。姆
、笄、宵衣〔12〕,在其右。女从者毕袗玄〔13〕,
、笄、被
黼〔14〕,在其后。主人玄端迎于门外,西面再拜。宾东面答拜。主人揖入,宾执雁从。至于庙门,揖入。三揖,至于阶。三让,主人升,西面。宾升,北面奠雁,再拜稽首〔15〕,降,出。妇从降自西阶。主人不降送。壻御妇车〔16〕,授绥〔17〕,姆辞不受〔18〕。妇乘以几〔19〕。姆加景〔20〕。乃驱〔21〕,御者代。乘其车,先,俟于门外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主人:主人,指壻(婿)。
〔2〕袘:音yì,裳的下缘。
〔3〕从者:指婿的仆隶。
〔4〕墨车:漆成黑色的车。案墨车本为大夫车,士应乘栈车;此士而乘墨车,是假大夫之盛礼而用之,这叫做“摄盛”。
〔5〕从车:从者所乘之车。
〔6〕烛:指火把,非今所谓烛。
〔7〕妇车:为妇准备的车。
〔8〕裧:音chān,车裳帏。
〔9〕筵于户西:这是在祢庙中为神布席。
〔10〕次:即假发。
〔11〕纯衣袡:纯衣,黑色丝衣。袡,音rán,衣裳的下缘。
〔12〕姆、笄、宵衣:姆,女之傅姆。宵,通“绡”,生丝。宵衣即用黑色生丝缯制的衣。
〔13〕女从者毕袗玄:女从者,即下节所谓媵,是待嫁女的随嫁者侄和娣(侄是妻兄之女,娣是妻之妹),随嫁来为妾。
〔14〕被黼:
音jiǒng,通“褧”,盖类今无衬里的单披肩。黼,音fǔ,古代礼服上所绣白与黑相间的花纹。
黼,谓单披肩上刺有黼纹。
〔15〕稽首:古代的一种最重的跪拜礼:以手据地,头先拜至手,复伸至地,由此成一拜之礼。案婿这时候是在东房门口处,北面向妇而拜。
〔16〕壻御妇车:这是婿为表示对妇的亲爱之情而做的一种姿态,即故意做本当由仆人做的事。
〔17〕授绥:绥,车上的绳子,可用手抓住它上车。授绥,把绥交给妇,这本是仆人请主人上车之礼。
〔18〕姆辞不受:这是姆代妇推辞。案姆推辞后,婿即松开绥,而由姆接过绥来授给妇。
〔19〕几:助妇登车所用。
〔20〕景:丝织的绉纱所制成的一种单罩衣,加在衣外,行道中可以御风尘。
〔21〕乃驱:这是由夫为妇驾车而行,向妇表示亲情的一种礼仪。待车轮转够三周,即由御者代婿驾车。
【翻译】
婿头戴爵弁,穿着下缘镶有黑边的裳。随从们都穿着玄端服。婿乘坐墨车。随从们分乘两辆车。有徒役手持火把在马前照路。给妇准备的车也和婿车一样,车上加有帷裳。婿车来到女家大门外。女家主人在祢庙的室门西边为神布席,席的首端朝西,供神凭依的几放在席的西端。待嫁女头上装饰着假发,穿着下缘镶有
边的丝衣,在东房中当门处面朝南站立。傅母头上用缁
缠发髻,发髻中插着笄,穿着黑色生丝缯制的衣,站在待嫁女右边。随嫁者都穿着通体黑色的衣裳,头上用缁
缠发髻,发髻中插着笄,披着刺有黼纹的单披肩,站在待嫁女的身后。主人穿着玄端服到大门外迎接宾(即婿),面朝西向宾行再拜礼。宾面朝东回礼答拜。主人揖请宾进大门,宾拿着雁跟随主人进入大门。走到庙门前,主人与宾行揖礼而入。入庙后主人与宾又行了三次揖礼,来到阶前。升阶前主人与宾又互相谦让了三次,然后主人升阶上堂,面朝西而立。宾升阶上堂,来到东房门口面朝北把雁放在地上,行再拜稽首礼,然后下堂,出门去。妇跟从婿从西阶下堂。主人不下堂相送。婿准备为妇驾车,将车上的绥递给妇,傅姆代妇推辞,并接过绥来递给妇。妇登几上车。傅姆给妇的衣上又加了一件绉纱的单罩衣。婿于是为妇驾车,待车轮转够三周后,再由御者代婿驾车。婿乘坐他的墨车,在前先行,到家后便在大门外等待妇车的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