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士虞礼。特豕馈食〔1〕,侧亨于庙门外之右〔2〕,东面。鱼、腊爨亚之〔3〕,北上。爨在东壁〔4〕,西面。设洗于西阶西南,水在冼西,篚在东。奠于室中北墉下当户两
〔5〕,醴、酒,酒在东,无禁,幂用
布,加勺,南枋。素几〔6〕、苇席在西序下。苴刌茅长五寸〔7〕,束之,实于篚,馔于西坫上。馔两豆,菹、醢〔8〕,于西楹之东,醢在西,一铏亚之。从献豆两亚之〔9〕,四笾亚之,北上。馔黍稷二敦于阶间,西上,藉用苇席。匜水错于盘中,南流,在西阶之南〔10〕,箪、巾在其东。陈三鼎于门外之右〔11〕,北面,北上,设扃鼏。匕俎在西塾之西。羞燔俎在内西塾上〔12〕,南顺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馈:饷。
〔2〕侧:谓豕的一胖。
〔3〕爨:灶。
〔4〕:音chì,炊黍稷。
〔5〕奠于室中:室,原误作“堂”。
〔6〕素几:未经漆饰的几。
〔7〕苴刌茅:苴,犹藉,即衬垫。刌,音cǔn,切断。
〔8〕菹、醢:即葵菹、蠃醢。
〔9〕从献:是从主人向祝献酒而献之。
〔10〕西阶之南:案“南”字误,当为“东”。
〔11〕陈三鼎:案此三鼎分别盛豕、鱼、兔腊。
〔12〕羞燔俎在内西塾上:羞,进。燔,烤肉。内西塾,案塾分南北,北半部叫内塾,南半部叫外塾。
【翻译】
士虞礼。用一头猪馈饷死者,将猪的左半在庙门外右边的灶上烹煮,灶面朝东。烹煮鱼的灶和烹煮兔腊的灶,在烹煮猪的灶的南边,以北边为上位。煮黍稷的灶在东墙边,灶面朝西。洗设在西阶的西南边,水在洗的西边,篚在洗的东边。在室中北墙下对着室门的地方放两只,一
盛醴,一
盛酒,酒在醴的东边,
下不设禁,
上用细葛布覆盖,上面再加放勺,使勺柄朝南。素几和苇席放在西序跟前。将茅草切成五寸长以用作苴,捆束起来,放在篚中,篚放在西坫上。在西楹的东边陈放两豆,一豆盛葵菹,一豆盛蠃醢,蠃醢放在葵菹的西边,一
放在葵菹的东边。将从主人向祝献酒而进上的两豆放在
的东边,将从主妇向尸和祝献酒而进上的四笾又放在这两豆的东边,这两豆和四笾放时都以北边为上位。盛黍和稷的二敦陈放在堂下两阶之间,以西边为上位,敦下衬有苇席。用匜盛水放在盘中,使匜的流朝南,盘匜放在西阶东边。一只盛有巾的箪放在盘匜的东边。三鼎陈放在庙门外的右边,鼎面朝北,以北边为上位,鼎耳中贯以横杠,鼎上用茅草覆盖。从鼎中取牲肉用的匕和俎放在西垫的西边。等待进上的燔俎和肝俎陈放在内西垫上,使俎的上端朝北而下端顺向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