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司射作拾取矢。三耦拾取矢如初,反位。宾、主人、大夫降揖如初。主人堂东,宾堂西,皆袒、决、遂,执弓,皆进,阶前揖,及楅揖。拾取矢如三耦。卒,北面,搢三挟一个,揖退:宾堂西,主人堂东;皆释弓矢,袭,及阶揖,升堂揖,就席。大夫袒、决、遂,执弓,就其耦。揖,皆进,如三耦。耦东面,大夫西面。大夫进坐,说矢束〔1〕,兴,反位。而后耦揖进,坐,兼取乘矢,顺羽而兴,反位,揖。大夫进坐,亦兼取乘矢如其耦,北面,搢三挟一个,揖退。耦反位。大夫遂适序西〔2〕,释弓矢,袭,升即席。众宾继拾取矢,皆如三耦以反位。
【注释】
〔1〕说矢束:案弟子拾取矢时,为表示尊大夫而将大夫之矢“兼束之以茅”(见第31节),此时大夫自谦,将以下耦的身份如三耦一样地拾取矢,故解脱其矢束。
〔2〕序西:在此实指堂西,谓大夫揖退之后,则自转而西行,北折至堂西。
【翻译】
司射命三耦交替取矢。于是三耦交替取矢,如同第二番射箭比赛开始时交替取矢的礼仪一样,然后返回到原位。宾、主人和大夫如同第二番射箭比赛时那样下堂、行揖礼。下堂后主人到堂东,宾到堂西,都脱下左臂外衣袖,右手拇指套上决,左臂套上遂,拿起弓,又都分别到东、西阶前,面朝南揖,再分别走到楅的东、西两边,相向而揖,然后主人和宾像三耦一样地交替取矢。取矢毕,宾、主都面朝北,把三支矢插在腰间,一支矢挟在右手指间,面朝北揖,然后分别退回到堂西、堂东;宾退回到堂西,主人退回到堂东;宾、主都把弓矢放下,穿上左臂外衣袖,又分别来到西阶和东阶前,面朝北揖,升堂后再面朝北揖。揖毕各自就席。大夫在堂西脱下左臂外衣袖,右手拇指套上决,左臂套上遂,拿起弓,到射位就其耦而立。大夫和他的耦都面朝东揖,而后向东进,如同三耦揖进的礼仪一样。大夫的耦进到楅的西边面朝东而立,大夫进到楅的东边面朝西而立。大夫进到楅跟前坐下,解开矢束,再起身,回到东边原位。而后大夫的耦面朝东揖,进到楅跟前坐下,用右手将四支矢一并拿取,再将矢并入左手,同时右手顺着矢后的羽抚摸而下,边抚摸边起身,返回楅西边原位,面朝东揖。大夫进到楅前坐下,也同他的耦一样一并拿取四矢,再面朝北,把三支矢插在腰间,一支矢挟在右手指间,然后行揖礼,退回到楅东之位。大夫的耦返回射位。大夫于是来到堂西,放下弓和矢,穿上左臂外衣袖,升堂就席。众宾都相继交替取矢,都同三耦交替取矢一样,然后各自返回射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