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《记》。燕,朝服于寝。其牲狗也,烹于门外东方。若与四方之宾燕,则公迎之于大门内,揖、让升。宾为苟敬,席于阼阶之西,北面。有脀。不哜肺,不啐酒。其介为宾。无膳尊,无膳爵。与卿燕,则大夫为宾。与大夫燕,亦大夫为宾。羞膳者与执幂者皆士也。羞卿者,小膳宰也。若以乐纳宾,则宾及庭,奏《肆夏》。宾拜酒,主人答拜而乐阕。公拜受爵而奏《肆夏》。公卒爵,主人升受爵以下而乐阕。升歌《鹿鸣》,下管《新宫》,笙入三成,遂合乡乐。若舞则《勺》。唯公与宾有俎。献公曰:“臣敢奏爵以听命。”凡公所辞皆栗阶。凡栗阶不过二等。凡公所酬,既拜,请旅侍臣。凡荐与羞者,小膳宰也,有内羞。君与射,则为下射,袒朱襦,乐作而后就物。小臣以巾授矢,稍属。不以乐志。既发,则小臣受弓以授弓人。上射退于物一笴,既发则答君而俟。若饮君,燕则夹爵。君在,大夫射则肉袒。若与四方之宾燕,媵爵曰:“臣受赐矣,臣请赞执爵者。”相者对曰:“吾子无自辱焉。”有房中之乐。

【原文】

《记》。燕,朝服于寝〔1〕。其牲狗也,烹于门外东方。若与四方之宾燕〔2〕,则公迎之于大门内〔3〕,揖、让升。宾为苟敬,席于阼阶之西〔4〕,北面。有脀〔5〕。不哜肺,不啐酒。其介为宾。无膳尊,无膳爵〔6〕。与卿燕,则大夫为宾。与大夫燕,亦大夫为宾。羞膳者与执幂者皆士也。羞卿者,小膳宰也〔7〕。若以乐纳宾〔8〕,则宾及庭,奏《肆夏》〔9〕。宾拜酒,主人答拜而乐阕〔10〕。公拜受爵而奏《肆夏》〔11〕。公卒爵,主人升受爵以下而乐阕。升歌《鹿鸣》,下管《新宫》〔12〕,笙入三成〔13〕,遂合乡乐。若舞则《勺》〔14〕。唯公与宾有俎。献公曰:“臣敢奏爵以听命〔15〕。”凡公所辞皆栗阶〔16〕。凡栗阶不过二等〔17〕。凡公所酬,既拜,请旅侍臣〔18〕。凡荐与羞者,小膳宰也,有内羞〔19〕。君与射,则为下射,袒朱襦,乐作而后就物。小臣以巾授矢,稍属。不以乐志〔20〕。既发,则小臣受弓以授弓人〔21〕。上射退于物一笴,既发则答君而俟。若饮君,燕则夹爵〔22〕。君在,大夫射则肉袒〔23〕。若与四方之宾燕,媵爵曰〔24〕:“臣受赐矣,臣请赞执爵者。”相者对曰〔25〕:“吾子无自辱焉。”有房中之乐〔26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朝服于寝:朝服,是诸侯与群臣每日视朝之服,其服:冠玄端,缁带,素《记》。燕,朝服于寝。其牲狗也,烹于门外东方。若与四方之宾燕,则公迎之于大门内,揖、让升。宾为苟敬,席于阼阶之西,北面。有脀。不哜肺,不啐酒。其介为宾。无膳尊,无膳爵。与卿燕,则大夫为宾。与大夫燕,亦大夫为宾。羞膳者与执幂者皆士也。羞卿者,小膳宰也。若以乐纳宾,则宾及庭,奏《肆夏》。宾拜酒,主人答拜而乐阕。公拜受爵而奏《肆夏》。公卒爵,主人升受爵以下而乐阕。升歌《鹿鸣》,下管《新宫》,笙入三成,遂合乡乐。若舞则《勺》。唯公与宾有俎。献公曰:“臣敢奏爵以听命。”凡公所辞皆栗阶。凡栗阶不过二等。凡公所酬,既拜,请旅侍臣。凡荐与羞者,小膳宰也,有内羞。君与射,则为下射,袒朱襦,乐作而后就物。小臣以巾授矢,稍属。不以乐志。既发,则小臣受弓以授弓人。上射退于物一笴,既发则答君而俟。若饮君,燕则夹爵。君在,大夫射则肉袒。若与四方之宾燕,媵爵曰:“臣受赐矣,臣请赞执爵者。”相者对曰:“吾子无自辱焉。”有房中之乐。、白屦(参见《士冠礼》第1节)。寝,谓路寝。

〔2〕四方之宾:谓异国使臣。

〔3〕大门内:即大门口而不出大门。

〔4〕宾为苟敬,席于阼阶之西:案燕礼的目的在结欢心,而作为燕礼上的正宾则主于恭敬,如果以使臣为正宾,就会因拘于礼而难尽欢,所以用使臣的介为正宾(见下文);但对使臣又不可不敬,因此就把使臣的席布于阼阶西边堂廉处,以此示敬,即表示一定的有分寸的敬意。

〔5〕脀:即折俎(参见第16节)。

〔6〕无膳尊,无膳爵:案膳尊即瓦大,膳爵即象觚,皆专为君设,现在之所以不设,是为了体现降尊就卑之义。

〔7〕羞卿者,小膳宰:羞卿者,是向卿大夫士进献脯醢庶羞者。小膳宰,是膳宰之佐(膳者,参见第1节)。

〔8〕若以乐纳宾:案此宾指异国使臣的介。对于使臣,由君迎之于门内;对于介,则由摈者导之入,且奏乐以示宠异。

〔9〕《肆夏》:逸诗名。

〔10〕乐阕:阕,止。乐终曰阕。

〔11〕公拜受爵而奏《肆夏》:这是指主人(即宰夫)向君献酒时亦奏《肆夏》。

〔12〕下管《新宫》:下,下堂。管,古乐器名,竹制,长一尺,六孔。《新宫》,逸诗名。

〔13〕笙入三成:笙入,谓当下管《新宫》时,笙工进入而与之合奏。三成,即三遍。

〔14〕若舞则《勺》:《勺》,即《诗·周颂》之《酌》。

〔15〕臣敢奏爵以听命:奏,进。听命,谓受爵与否,但听君命。

〔16〕凡公所辞皆栗阶:辞,谓辞臣阶下之拜。“栗”与“历”通,栗阶犹言历阶。凡升阶,两脚并于一级,然后再升一级并之,叫做拾,即所谓拾级而升;一脚一级而升,就叫历阶。升阶之常法是拾级而升,如果急趋君命,则当历阶而上。

〔17〕凡栗阶不过二等:谓历阶时一步一级,不得越级而过。

〔18〕凡公所酬,既拜,请旅侍臣:酬,谓君举旅酬。案燕礼上君先后凡四举旅酬,即为宾、为卿、为大夫、为士,已见前。拜,谓受酬者受君空觯降洗升酌而后向君再拜稽首。请旅,此请旅者不知何人,盖射人或小臣之类。侍臣,谓公卿大夫士。

〔19〕内羞:即房中之羞。房谓东房。

〔20〕不以乐志:志,识、记。案射箭当与鼓节相应,不与鼓节相应即使射中也不算数,即所谓“不鼓不释”(参见《乡射礼》第38节)。但对君来说就可以不这样要求,以体现优君。

〔21〕弓人:为君掌弓弩矢箙者。

〔22〕若饮君,燕则夹爵:这句的意思是说,如果君在不胜党,宾当饮君酒,其饮君之法,则为夹爵:饮君前,宾先自饮一爵,待君饮毕,又自饮一爵,这就叫做夹爵。

〔23〕君在,大夫射则肉袒:参见《乡射礼》,第53节。

〔24〕媵爵曰:案此下所记,为异国之宾(即使臣的介)媵爵于君所致辞。

〔25〕相者:案相者前此所未见,盖君所命以相礼者。

〔26〕有房中之乐:是指只用管弦而不用钟磬伴奏以演唱《诗》的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中的诗篇,因为这种以管弦伴唱二《南》的形式,本是后夫人在房中侍御其君时讽诵所用,因此后来即称这种演唱形式为房中之乐。

【翻译】

《记》。燕礼穿朝服,在路寝举行。燕礼上牲用狗,在路寝门外东边烹煮。如果与异国使臣举行燕礼,君要在大门内迎接使臣,并与使臣行揖、让之礼而后升堂。为对使臣表示一定的敬意,要将使臣的席布设在堂上阼阶的西边,席面朝北。使臣席前设有折俎。使臣用俎上的肺和酒祭先人之后,不尝肺,也不尝酒。用使臣的介做燕礼上的宾。不为君设膳尊,也不设膳爵。如果与本国的卿举行燕礼,就用大夫做宾。与大夫举行燕礼,也用大夫做宾。羞膳者和执幂者都用士担任。羞卿者用小膳宰担任。如果异国之宾进入时要演奏音乐的话,就当宾入门走到庭前时开始奏《肆夏》。当宾尝酒后向主人行拜礼告旨、而主人回礼答拜时,音乐终止。当主人向君献酒、君行拜受礼受爵时,又开始演奏《肆夏》。当君饮干爵中酒、主人升堂从君手中接过空爵下堂时,音乐终止。这时乐工升堂歌唱《鹿鸣》,又下堂用管吹奏《新宫》,同时笙工也进来与管合奏,一共吹奏三遍,接着歌声和管、笙齐作,演奏《周南》和《召南》中的六首诗。如果表演舞蹈的话,就演奏《勺》。只有君和宾的席前设有折俎。主人向君献酒的时候应该说:“臣谨奉酒于君,恭听君命。”凡卿大夫下堂行拜礼而君加以推辞,那么卿大夫就应当迅速历阶而升。凡历阶升堂,只能一步一级台阶而不能一步跨越二级台阶。凡君举旅酬,第一个接受君酬酒的人向君再拜稽首之后,要先向君请示,然后开始与卿大夫士行旅酬礼。凡是向卿大夫进脯醢和各种美味,都由小膳宰负责,其中有些美味是从东房取出进上的。君如果参加射箭,就做宾的下射,脱下左臂的外衣袖而露出里边的红色短上衣袖,音乐开始 演奏之后便就物而立。由小臣用巾兜着矢授给君,君射一支就接 着授给一支。君射箭不要求按照鼓乐的节奏,只要射中就算数。 君射毕,由小臣接过君的弓再授给弓人。上射在射箭前要从物处 后退一笴而立,每射出一矢之后,要面对君而立,以等待君射。 如果君不胜而使君饮酒,礼仪就同燕礼上宾向君媵觯一样,同时 还要加上夹爵之礼:宾先自饮一爵,待君饮后,宾再自饮一爵。 如果射箭比赛时有君在场,大夫就要将左臂袒露出来。如果是同 异国使臣举行燕礼,异国的宾向君进酒的时候就说:“臣已受君厚 赐,请允许臣帮助执爵者向君进酒。”相者代君推辞说:“您无须 屈尊受劳了。”同异国使臣举行的燕礼上还要演奏房中之乐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