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【原文】
铏芼〔1〕:牛藿〔2〕,羊苦〔3〕,豕薇〔4〕,皆有滑〔5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芼:谓肉羹中所加放的菜。
〔2〕藿:豆叶。
〔3〕苦:苦菜。
〔4〕薇:即今所谓野豌豆。
〔5〕滑:指用以调味的菜。
【翻译】
食礼的羹中所加放的菜:牛肉羹中放藿菜,羊肉羹中放苦菜,猪肉羹中放薇菜,每种羹中还都放有用以调味的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