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射人告具于公。公升即位于席,西乡。小臣师纳诸公卿大夫〔1〕,诸公卿大夫皆入门右,北面,东上。士西方,东面,北上。大史在干侯之东北〔2〕,北面,东上。士旅食者在士南,北面,东上。小臣师、从者在东堂下〔3〕,南面,西上。公降,立于阼阶之东南,南乡。小臣师诏揖诸公卿大夫〔4〕。诸公卿大夫西面〔5〕,北上。揖大夫,大夫皆少进。大射正摈〔6〕。摈者请宾,公曰:“命某为宾。”摈者命宾。宾少进,礼辞。反命,又命之,宾再拜稽首受命。摈者反命。宾出,立于门外,北面。公揖卿大夫升就席。小臣自阼阶下北面请执幂者与羞膳者,乃命执幂者。执幂者升自西阶,立于尊南,北面,东上。膳宰请羞于诸公卿者。摈者纳宾。宾及庭,公降一等揖宾。宾辟。公升即席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小臣师:案小臣之长为小臣正,小臣正的副手则为小臣师。
〔2〕大史在干侯之东北:大史,即左史,负责记诸侯之行事,与负责记言之右史(即内史)相对。大史在射礼上主管释筭,故又称之为释获者。
〔3〕小臣师、从者:谓小臣师及其下属。
〔4〕小臣师诏揖诸公卿大夫:诏,告。这是告君揖请诸公和卿近前,与《燕礼》所谓“尔卿”意同(见彼第2节)。又此处“大夫”二字是衍文。
〔5〕诸公卿大夫西面:此句“大夫”二字亦为衍文。
〔6〕大射正:大射正,射人之长。
【翻译】
射人向君报告:一切都已陈设完毕。君升堂就席,面朝西而立。小臣引导诸公和卿大夫进入射宫。诸公和卿大夫都从门的右侧进入,再向右,在干侯的东北边面朝北而立,以东边为上位。士在庭西,面朝东而立,以北边为上位。大史在干侯的东北边,面朝北而立,以东边为上位。士旅食者在士的南边,面朝北而立,以东边为上位。小臣师及其从者站在东堂下,面朝南,以西边为上位。君下堂,站在阼阶的东南边,面朝南。小臣师告君揖请诸公和卿近前来。于是诸公和卿稍北进,然后面朝西站在庭东,以北边为上位。君又揖请大夫进前来。于是大夫稍进前。大射正做摈者。摈者向君请示命谁做宾,君说:“命某为宾。”于是摈者命某为宾。宾稍进前,谦虚地加以推辞。射人把宾推辞的情况向君报告,然后再次以君命命宾。宾行再拜稽首礼,答应了。摈者再向君报告。这时宾出门,站在射宫门外,面朝北。君向卿大夫行揖礼,然后升堂就席。小臣在阼阶下面朝北向君请示命谁为执幂者,命谁为羞膳者,然后以君命命执幂者和羞膳者。执幂者从西阶升堂,面朝北站在尊的南边,以东边为上位。接着膳宰又向君请示命谁向诸公和卿进献酒食。摈者引导宾进入射宫。宾入射宫走到庭前时,君下阶一级,揖请宾升堂。宾避让君的揖礼。于是君升堂就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