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司射犹挟一个以作射如初。一耦揖、升如初。司马升,命去侯。负侯者许若。司马降,释弓反位。司射与司马交于阶前。倚扑于阶西,适阼阶下,北面请以乐于公。公许。司射反,搢扑,东面命乐正曰:“命用乐。”乐正曰:“诺。”司射遂适堂下,北面视上射,命曰:“不鼓不释。”上射揖。司射退反位。乐正命大师曰:“奏《狸首》,间若一〔1〕。”大师不兴,许诺。乐正反位。奏《狸首》以射。三耦卒射。宾待于物如初。公乐作而后就物。稍属,不以乐志,其他如初仪,卒射如初,宾就席。诸公卿大夫众射者皆继射。释获如初。卒射,降反位,释获者执余获进告左右卒射如初〔2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奏《狸首》,间若一:《狸首》,逸诗名。间若一,参见《乡射礼》第38节。
〔2〕释获者:仍指大史。
【翻译】
司射右手仍挟一支矢,像当初一样命令三耦中的上耦射。上耦行揖礼、升堂射箭的礼仪也如同当初一样。司马升堂,命令负侯者离开射侯。负侯者答应着离去。司马下堂,到次中放下弓,再返回原位。司射到西阶去,正好同从西阶下堂的司马在阶前交错而过。司马把扑倚放在西阶的西边,来到阼阶下,面朝北向君请示演奏音乐以助射。君同意。司射返回到西阶西边,把扑插入腰间,面朝东命令乐正说:“君命演奏音乐以助射。”乐正说:“是!”司射接着便来到堂下,面朝北看着上射,命令道:“射箭如果不和音乐的节奏相应,就不算数。”上射行揖礼。司射退回原位。乐正面朝东命令大师说:“奏《狸首》,每奏一遍的时间长短都要一样。”大师不起身,答应了。乐正返回原位。于是开始演奏《狸首》以助射。三耦射毕,宾像第二次射箭比赛时那样,先来到左物的北边等待君。君到音乐开始演奏以后再来到右物处站立。君射箭时,每发一矢,就由小臣师再授给一矢,君射箭可以不要求按照鼓乐的节奏,只要射中就算数,其他礼仪都同第二次射箭比赛时一样,射箭结束时的礼仪也同第二次射箭比赛结束时一样。宾就席。接着诸公卿大夫和众射者都相继而射。释获者像第二次射箭比赛时那样计算射中的多寡。当最后一名射者射毕,下堂返回原位的时候,释获者就拿着剩余的筭进到阼阶下,像第二次射箭比赛结束时那样,向君报告上下射都已射箭完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