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宾北面自间坐,左拥簠粱,右执湆以降。公辞。宾西面坐,奠于阶西,东面对,西面坐取之,栗阶升,北面反奠于其所,降辞公〔1〕。公许。宾升。公揖,退于箱〔2〕。摈者退,负东塾而立。宾坐,遂卷加席。公不辞。宾三饭以湆酱〔3〕。宰夫执觯浆饮与其丰以进〔4〕。宾捝手,兴受。宰夫设其丰于稻西。庭实设〔5〕。宾坐祭,遂饮,奠于丰上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降辞公:案宾不在堂上辞而必降辞,是因为公尊而敬公。辞,是辞公亲临己食,表示不敢当,因为侍食本是赞者的事。
〔2〕箱:谓东箱,即东堂。
〔3〕宾三饭以湆酱:饭,谓吃饭。所吃的饭即加馔的稻粱。三饭,是用手三次抓饭来吃。其法,是用手抓吃一口饭,喝一口肉羹(湆),再取牲肉蘸酱吃一口,这就算是一饭,如此三次,则礼成,不再吃。
〔4〕宰夫执觯浆饮与其丰以进:这是进浆饮以供宾漱口。
〔5〕庭实设:所设庭实为乘皮。
【翻译】
宾面朝北从正馔和加馔之间来到席前坐下,左手抱起盛粱饭的簠,右手端起大羹湆,而后下堂。公对宾下堂表示推辞。宾在堂下西阶的西边面朝西而坐,把粱饭和肉羹放在地上,转成面朝东向公回答了一番话,然后再面朝西拿取粱饭和大羹湆,迅速登阶升堂,再面朝北把粱饭和大羹湆放回原处,接着又下堂对公亲自在堂上侍食加以推辞。公对宾的意思表示接受。宾升堂。公行揖礼而后退到东箱。摈者则退到东塾的北边,背朝东塾而立。宾就席而坐,接着把加席卷起来放在一边。公对宾去掉加席没有表示推辞。宾就着大羹湆和醯酱吃了三口饭。这时宰夫拿着盛有浆饮的觯,连同放觯的丰,一同为宾进上。宾擦了擦手,起身接受觯。宰夫把丰放在稻饭的西边。将要赠送给宾的庭实也摆设出来。宾在席上坐下,用浆饮祭先人,接着便饮浆饮以漱口,然后把觯放在丰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