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公受宰夫束帛以侑〔1〕,西乡立。宾降筵,北面。摈者进相币。宾降辞币,升听命,降拜。公辞。宾升,再拜稽首,受币,当东楹北面,退西楹西,东面立。公壹拜,宾降也,公再拜。介逆出。宾北面揖,执庭实以出。公降立。上介受宾币。从者讶受皮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公受宰夫束帛以侑:侑,犹劝。束帛即所谓侑币,意在侑食,但只是一种礼仪性的表示,宾受币后其实并不再食,就退出了。
【翻译】
公从宰夫手中接受束帛,将作为侑币赠送给宾表示劝宾继续用食,公拿着侑币面朝西而立。宾下席,来到西阶上面朝北而立。摈者进到堂下两阶之间的地方相赞公向宾授侑币。宾下堂对公授侑币表示推辞,接着又升堂表示听命,然后下堂,将行拜受礼。公对宾下堂行拜受礼表示推辞。于是宾升堂而后再拜稽首,在当东楹的地方面朝北接受了侑币,再退到西楹的西边面朝东而立。公授侑币后行拜送礼,才拜了一拜,宾就赶忙下堂,表示不敢当,就在宾下堂的时候,公又拜了一拜。这时介按照和进庙时相反的顺序出庙。宾下堂走到庭中的时候,面朝北向主国执皮的有司行揖礼,有司便拿着兽皮跟随宾出庙。这时公下堂到庭中面朝南而立。宾出庙门之后,由上介接过宾手中的侑币,而由宾的随从人员迎上去从主国有司手中接受兽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