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四享皆束帛加璧〔1〕,庭实唯国所有。奉束帛,匹马卓上〔2〕,九马随之,中庭西上。奠币,再拜稽首。摈者曰〔3〕:“予一人将受之〔4〕。”侯氏升,致命。王抚玉〔5〕。侯氏降自西阶,东面授宰币〔6〕,西阶前再拜稽首,以马出授人,九马随之。事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四享:“四”当作“三”。享,献。
〔2〕匹马卓上:卓,犹的,的即白色。上,即领头。
〔3〕摈者曰:这是转述王的话。
〔4〕予一人将受之:这也是王表示要亲受,而辞侯氏之奠币(参见上节)。
〔5〕王抚玉:案王不受玉,仅抚之而已,这是表示轻财。
〔6〕宰:这是王之下的最高执政官。
【翻译】
侯氏觐见王之后,要向王行三次享礼,每次都是用束帛加璧以向王致辞,庭实则尽本国所有的贵重土特产献上。行享礼时,侯氏捧着束帛加璧,庭实则用一匹白马领头,后面随着九匹马,这十匹马牵到中庭,自西向东排成一排,以西边为上位。侯氏把束帛加璧放在马西边地上,行再拜稽首礼。摈者传达王的话说:“我将亲自接受享礼。”于是侯氏升堂,向王致辞。王把玉璧抚摸了一下。侯氏又捧着束帛加璧从西阶下堂,面朝东授给天子的宰,然后在西阶前行再拜稽首礼,接着便牵了最西边的一匹马出去,授给王的下属人员,其他九马也随着被牵出授给王的属吏。每次享礼都这样进行,一直到三享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