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有司请祖期。曰:“日侧。”主人入,袒。乃载。踊无筭。卒束,袭。降奠当前束。商祝饰柩,一池,纽前[生僻字详见原文]后缁,齐三采,无贝。设披,属引。

【原文】

有司请祖期〔1〕。曰:“日侧。”主人入,袒。乃载。踊无筭。卒束,袭。降奠当前束〔2〕。商祝饰柩,一池,纽前有司请祖期。曰:“日侧。”主人入,袒。乃载。踊无筭。卒束,袭。降奠当前束。商祝饰柩,一池,纽前[生僻字详见原文]后缁,齐三采,无贝。设披,属引。后缁,齐三采,无贝〔3〕。设披〔4〕,属引〔5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祖期:设祖奠之期(参见第8节)。

〔2〕降奠当前束:所降之奠即设在堂上的迁祖奠,现在移到堂下,设在柩车的西边。案柩有前束、后束,以将棺柩束固于柩车。

〔3〕“商祝”至“无贝”:这是记棺柩上的装饰。柩载于车之后,在柩周围设置一个能撑起如同尖顶帐篷的木框架,叫做柳。柳外围以布,其上部如同帐篷顶的叫做荒,下部像墙的叫做帷。在柳的前边还悬有一池。池是用竹从中剖开的一半做的,外边套有青色布套,象征悬在屋檐下承接雨水的天沟,即所谓“承溜”。荒与帷有缯带相系连,叫做纽。前部两侧的纽是有司请祖期。曰:“日侧。”主人入,袒。乃载。踊无筭。卒束,袭。降奠当前束。商祝饰柩,一池,纽前[生僻字详见原文]后缁,齐三采,无贝。设披,属引。(赤)色的,后部两侧的纽是缁色的。柳的尖顶上的装饰叫做齐,其形如三个依次递小的球形物垒叠而成,这种球形物是分别用朱、白、苍三种颜色的缯缝制、中间用絮填塞做成的。贝,是齐上的装饰,只有元士(上士)以上才有贝饰,此所记为下士的丧礼,故无贝。

〔4〕披:这是系束在柩上的帛带,当柩车行进时,两边有人拉着披,以防止因道路颠簸而致使棺柩倾斜。

〔5〕引:拉柩车的绳。引系在辂上,辂是绑在车辕前端的横木。

【翻译】

有司向主人请示设祖奠的时间,主人说:“日偏西的时候。”主人入庙,袒露左臂。于是开始把堂上的棺柩装载到庭中的柩车上。这时主人踊,踊的次数不限。当柩在柩车上系束好以后,主人穿上左臂衣袖。这时奠物从堂上移到堂下,在柩车的西边、当柩的前束的地方摆设起来。商祝开始装饰柩车,在柳前设一池,用前赤、后缁两种颜色的缯带把车上的荒和帷系结在一起,又在柳的顶端安上三种色彩的齐,但齐上不用贝装饰。车柩上设披,并将拉车的绳系属在车辕的辂上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