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若过邦,至于竟,使次介借道〔1〕。束帛将命于朝曰〔2〕:“请帅〔3〕。”奠币。下大夫取以入告,出,许,遂受币。饩之以其礼〔4〕:上宾大牢〔5〕,积唯刍禾〔6〕;介皆有饩。士帅,没其竟。誓于其竟〔7〕。宾南面。上介西面。众介北面,东上。史读书〔8〕。司马执策立于其后〔9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次介:上介之次,由士充任。
〔2〕朝:指所过国的外朝。
〔3〕请帅:帅犹道(导)。
〔4〕饩:谓赐人以牲。
〔5〕上宾大牢:上宾,即使者。牛羊豕具为大牢。
〔6〕积唯刍禾:积,给宾客道用者,如米禾薪刍皆谓之积。刍,饲草。禾,饲料。
〔7〕誓:告诫。
〔8〕史读书:史,大史之属官。书,谓誓戒之书。
〔9〕司马执策:案此司马乃司马之属官从聘宾行者,执策以示罚。
【翻译】
如果出使途中经过其他国家,到达该国国境的时候,就要派出次介去向该国借道。次介用束帛作礼物,到该国外朝表达自己奉君命请求借道之意,说:“请给我们引路。”并把束帛放在地上。所过国的下大夫拿取束帛进内朝向国君报告,然后出来,告诉次介:国君已准许借道。于是接受了次介所赠的束帛。所过国依礼赠给使者一行牲畜等:赠给上大夫大牢,还赠给路上用的刍禾等饲料;众介也都赠送了牲畜。所过国派士给使者一行带路,一直把他们带到另一侧边境上。当次介前去借道的时候,宾在边境上向众人进行告诫。宾面朝南而立。上介在宾的东边,面朝西而立。众介在宾的南边,面朝北而立,以东边为上位。由史宣读戒书。司马拿着策站在史的后边,以示违戒必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