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厥明,讶宾于馆。宾皮弁,聘至于朝,宾入于次。乃陈币。卿为上摈,大夫为承摈,士为绍摈。摈者出请事。公皮弁,迎宾于大门内。大夫纳宾。宾入门左。公再拜。宾辟,不答拜。公揖入。每门、每曲揖。及庙门,公揖入,立于中庭。宾立接西塾。几筵既设,摈者出请命。贾人东面坐,启椟,取圭,垂缫,不起而授上介。上介不袭,执圭屈缫授宾。宾袭执圭。摈者入告,出辞玉,纳宾。宾入门左。介皆入门左,北面,西上。三揖至于阶,三让。公升二等。宾升,西楹西,东面。摈者退中庭。宾致命。公左还,北乡。摈者进。公当楣再拜。宾三退,负序。公侧袭,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。摈者退,负东塾而立。宾降阶,逆出。宾出,公侧授宰玉,裼降阶。摈者出请。宾裼,奉束帛加璧享。摈者入告,出许。庭实,皮则摄之,毛在内,内摄之,入设也。宾入门左,揖让如初,升,致命。张皮。公再拜受币。士受皮者自后右客。宾出,当之坐摄之。公侧授宰币。皮如入,右首而东。聘于夫人用璋,享用琮,如初礼。若有言,则以束帛,如享礼。摈者出请事,宾告事毕。

【原文】

厥明,讶宾于馆〔1〕。宾皮弁〔2〕,聘至于朝,宾入于次〔3〕。乃陈币〔4〕。卿为上摈,大夫为承摈,士为绍摈〔5〕。摈者出请事〔6〕。公皮弁,迎宾于大门内。大夫纳宾〔7〕。宾入门左。公再拜。宾辟,不答拜。公揖入〔8〕。每门、每曲揖。及庙门〔9〕,公揖入,立于中庭。宾立接西塾〔10〕。几筵既设,摈者出请命〔11〕。贾人东面坐,启椟,取圭,垂缫,不起而授上介。上介不袭〔12〕,执圭屈缫授宾。宾袭执圭。摈者入告,出辞玉〔13〕,纳宾。宾入门左。介皆入门左,北面,西上。三揖至于阶,三让。公升二等。宾升,西楹西,东面。摈者退中庭。宾致命。公左还,北乡。摈者进。公当楣再拜。宾三退,负序。公侧袭〔14〕,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。摈者退,负东塾而立。宾降阶,逆出。宾出,公侧授宰玉,裼降阶。摈者出请。宾裼,奉束帛加璧享。摈者入告,出许。庭实,皮则摄之,毛在内,内摄之,入设也。宾入门左,揖让如初,升,致命。张皮。公再拜受币。士受皮者自后右客〔15〕。宾出,当之坐摄之。公侧授宰币。皮如入,右首而东。聘于夫人用璋,享用琮,如初礼。若有言〔16〕,则以束帛,如享礼。摈者出请事,宾告事毕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讶:这是诸侯国君临时委派以迎接宾客、并负责传达宾的请求的官。

〔2〕皮弁:谓皮弁服(参见《士冠礼》第5节)。

〔3〕宾入于次:次在设在大门(即库门)外之西边,以帷围成。宾入次,暂止息,以待诸事具备。

〔4〕乃陈币:这是宾的属吏们先到主国庙门外陈币,其法同展币。

〔5〕上摈、承摈、绍摈:都是主国之君派出的迎宾者。绍摈下还有末摈,此处文略。

〔6〕摈者:即上摈。以下凡单言“摈者”皆谓上摈。

〔7〕大夫:亦指上摈。上摈是卿,因为卿是上大夫,故亦可通称之为大夫。

〔8〕公揖入:谓入雉门。

〔9〕庙:谓祧庙,即始祖庙。

〔10〕接:犹近。

〔11〕摈者出请命:即请宾行正聘礼之意。

〔12〕上介不袭:不袭,谓不掩正服。案古人礼服之制,冬衣裘,夏衣葛;裘葛之上有罩衣,叫作裼(音xī);裼上又加正服,即朝服或皮弁服等。如非盛礼,则开正服前襟而见裼衣,这就叫做裼(裼在此用作动词);如当盛礼,那就必须穿好掩好正服前襟,这就叫作袭。凡裼皆为“见美”,即见其内服之美,因为非盛礼尚文,以服美为敬;凡袭皆为“充美”(充犹覆也),即把内服之美遮掩起来,因为盛礼尚质。下凡言裼,言袭,皆缘此意。自聘礼开始时,宾主皆裼,因此这里说“上介不袭”;又因为执圭行聘是宾的事,上介不当盛礼,故不袭。

〔13〕辞玉:玉,谓圭。这里只是礼辞。

〔14〕侧:犹独,就是不用摈相礼。下凡言“公侧”意仿此。

〔15〕客:谓执皮者。

〔16〕若有言:这是说如有告籴、乞师或其他外交事务须要同主国交涉。

【翻译】

第二天,君派讶到馆舍去迎宾。宾穿着皮弁服,为行聘礼而来到君的外朝,先进入次中稍歇。宾的有司们先到主国的庙门外陈列所带来的礼物。君命卿做上摈,大夫做承摈,士做绍摈。上摈出大门请问宾此来何事,问毕入内向公报告后。于是公穿着皮弁服在大门内迎接宾。这时上摈请宾入门。宾从大门的左侧进入。公行再拜礼。宾避让公的拜礼而不回拜。公揖请宾入雉门,然后自己先入。宾随公而行,每走到一座门前,或每当要拐弯的时候,公与宾都要行揖礼。来到庙门前,公行揖礼,然后先进入庙中,在中庭面朝南而立。这时宾在靠近西塾的地方站立。当庙堂上为神设置好几筵之后,上摈便出来请宾行正聘礼。这时贾人在所陈礼物的西边面朝东而坐,打开圭椟,取出圭,使圭垫末端的丝带垂着,不起身把圭授给上介。上介不掩正服,接过圭来,把圭垫末端的丝带屈握在手中,再把圭授给宾。宾掩好正服,拿着圭,将行聘礼。上摈进庙向公报告,再出来以君命对宾用圭做挚推辞了一番,然后引宾入庙。宾从庙门的左侧进入。众介都随宾而入,在庙门内左边面朝北而立,以西边为上位。宾随公到堂上去,行进中三次互行揖礼,到达堂阶下,升阶前又互相谦让了三次,然后公先升阶二级,宾再开始升堂,宾升堂后在西楹的西边面朝东而立。上摈退到中庭。宾转达己君向主国君表示友好和慰问之辞。公向左转成面朝北,将行拜礼。这时上摈进前,站在堂下阼阶的西边以相赞公行拜礼。公在上当屋楣处行再拜礼。宾向后退了三次,一直退到背靠西序处,以避让公的拜礼。公独自掩好正服,在堂东西之中点与东楹之间的地方接受宾所授的圭。上摈从阼阶西边退下,在东塾的北边背向东塾而立。宾下堂。这时站在门左边的介依照与进来时相反的顺序退出庙门。接着宾也出去了。公不用摈相礼,独自把圭授给宰,然后袒露裼衣下堂到中庭而立。这时上摈出庙请问宾还有什么事没有。宾袒开正服的左襟,露出裼衣,捧着束帛,束帛上加放璧,将向公进享礼。于是上摈进去向君报告,然后出来传达君命:同意接受享礼。所进献的庭实如果是虎豹皮,就把它从中脊处对折起来,把有毛的一面折在里边,执皮者两手相向分别握着皮的前后足,进入庙中,在当庭南三分之一的地方拿着皮并排而立。宾从庙门的左侧进入,行进中,像当初一样地与公行揖让之礼。宾升堂,再次向公转达己君的致意之辞。这时庭中的执皮者将皮张开。公行再拜礼,接受了宾的礼物。准备接受庭中虎豹皮的士,从执皮者的身后来到他们的左边受皮,使执皮者在右边。在宾下堂将出庙的时候,受皮的士面对宾而坐,把皮折叠起来。公不用摈相独自把宾所授的享礼授给宰。接受皮的士像执皮者拿皮进来时那样,使皮首朝右,把皮拿到东边去收藏。聘问夫人用璋做挚,享夫人用琮加放在束帛上,聘享的礼仪都同聘享主君一样。如果有什么事情要说,那就用束帛做礼物献上,如同进献享礼时的礼仪。聘享礼都进行完毕、宾退出之后,上摈要再次出来请问宾还有什么事情没有。宾告诉上摈:公事都已完毕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