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宾奉束锦以请觌〔1〕。摈者入告,出辞〔2〕。请礼宾〔3〕。宾礼辞,听命。摈者入告。宰夫彻几,改筵〔4〕。公出,迎宾以入,揖让如初。公升,侧受几于序端。宰夫内拂几三,奉两端以进。公东南乡外拂几三,卒,振袂〔5〕,中摄之进〔6〕,西向。摈者告。宾进,讶受几于筵前,东面俟。公壹拜送。宾以几辟,北面设几,不降,阶上答再拜稽首。宰夫实觯以醴,加柶于觯,面枋。公侧受醴。宾不降,壹拜,进筵前受醴,复位。公拜送醴。宰夫荐笾豆脯醢。宾升筵。摈者退,负东塾。宾祭脯醢,以柶祭醴三。庭实设〔7〕。降筵,北面,以柶兼诸觯,尚擸〔8〕,坐,啐醴。公用束帛。建柶,北面奠于荐东。摈者进,相币。宾降,辞币。公降一等辞。栗阶升听命。降拜。公辞。升,再拜稽首,受币,当东楹,北面。退,东面俟。公壹拜。宾降也,公再拜。宾执左马以出。上介受宾币。从者讶受马〔9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觌:见,又称私觌。案前见君是为公事,未暇交私欢并向君表达个人的敬意,因此现在又特请私见。
〔2〕摈者入告,出辞:案因为宾行聘享大礼,尚未及款待宾,故姑辞其觌,想先款待宾而后受其觌礼。
〔3〕礼宾:此“礼”当作“醴”。
〔4〕彻几,改筵:这是彻下为神布设的几筵而重新为宾布设。
〔5〕振袂:这是为振去衣袖上的灰尘。
〔6〕摄:执。
〔7〕庭实:谓乘(四)马。
〔8〕以柶兼诸觯,尚擸:案祭醴时是左手执觯,右手执柶,现在则把柶和觯并在一起,用两手捧着,以便啐醴,故曰“兼”。尚,上。擸,音liè,在此指柶之叶,即柶的大端。
〔9〕从者:谓士介。
【翻译】
宾捧着束锦,再次请求见君。摈者进庙向君报告,然后出来辞宾之见,而请宾先接受醴礼。宾推辞了一下,然后表示听从君命。摈者进庙向君报告宾已同意接受醴礼。于是宰夫彻下为神布设的几筵而重新为宾布设。君出庙门迎宾,与宾一道进庙,进庙后像当初一样行三揖三让之礼。君不用摈相,在东序南端从宰夫手中受几。宰夫先用衣袖把几上的灰尘向内侧拂了三下,两手捧着几的两端进送给君。君面朝东南用衣袖把几向外拂了三下,拂毕把衣袖抖了抖,然后两手抓着几的中间,向西进送给宾。摈者告诉宾君向他授几。于是宾进到席的南边迎受几,然后拿着几面朝东等待君行拜送礼。君行拜送礼,拜了一拜。宾拿着几避让着君的拜礼。然后面朝北把几放置在席的东端,不下堂,在西阶上答拜,行再拜稽首礼。宰夫给觯斟上醴,在觯上加放柶,使柶柄朝前,授给君。君不用摈相独自接受了醴。宾不下堂,行拜受礼,拜了一拜,然后进到席的南边受醴,再回到西阶上原位。君授醴后行拜送礼。宰夫给宾席前进上用笾盛的脯和用豆盛的醢。宾升到席上。这时摈者下堂,背朝东塾而立。宾用脯醢祭先人,又用柶舀取醴祭先人三次。这时庭中牵来了四匹马,将赠给宾。宾下席到西阶上,面朝北,把柶和觯并在一起,双手捧着,使柶的大端朝上,坐下,尝了尝醴。君将用束帛赠送给宾。宾把柶插到觯中,面朝北把觯放在脯醢的东边。这时摈者又进前,相赞君授束帛。宾下堂,将对君赠束帛表示推辞。君下阶一级,向宾辞降。宾又迅速升堂,表示听从君命。接着宾又下堂,将行拜受礼。君辞宾之拜。于是宾升堂而后行再拜稽首礼,在紧靠东楹的西边面朝北接受了束帛,然后退到西阶上,面朝东等待君行拜送礼。君行拜送礼,拜了一拜。宾下堂避让君拜的时候,君又行再拜礼,以示礼成。宾牵着庭中最西边的一匹马出去。上介接过宾手中的束帛,士介迎上去接过宾牵的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