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若孤子〔1〕,则父兄戒、宿〔2〕。冠之日,主人而迎宾〔3〕,拜,揖,让,立于序端,皆如冠主〔4〕。礼于阼〔5〕。凡拜,北面于阼阶上〔6〕。宾亦北面于西阶上答拜。若杀〔7〕,则举鼎陈于门外,直东塾,北面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孤子:此指嫡子而父早亡者。
〔2〕父兄:是指诸伯父、叔父及诸从兄之。
〔3〕主人:谓将冠之孤子自为主人。
〔4〕冠主:将冠者的父兄,因主持冠礼,故称冠主。
〔5〕礼于阼:礼,谓向冠者行醴礼。于阼,此指阼阶上东序稍北的位置。
〔6〕凡拜,北面于阼阶上:案主人在阼阶上北面拜,宾则在西阶上北面拜,这是堂上宾主相拜之正位,非如今之二人相向而拜。
〔7〕杀:谓杀牲,这是为孤子冠之变礼。
【翻译】
如果是孤子行冠礼,那么戒宾、约请宾的事就由伯父、叔父或从兄来做。到举行冠礼那天,孤子自己做主人,头上束着发髻迎接宾的到来,向宾行拜礼,又与宾三揖、三让而升堂,然后分别立在东、西序端,这一系列礼仪,都同父为冠主时一样。三次加冠后,在阼阶上东序稍北的地方向孤子行醴礼。凡行拜礼,孤子都在阼阶上面朝北而拜,宾在西阶上面朝北答拜。如果孤子行冠礼而杀牲的话,就把盛牲肉的鼎抬到庙门外,放在北当东塾的地方,使鼎面朝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