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从者错篚于尸左席上〔1〕,立于其北。尸取奠〔2〕,左执之,取菹擩于醢,祭于豆间。祝命佐食堕祭〔3〕。佐食取黍稷肺祭,授尸。尸祭之,祭奠〔4〕。祝祝〔5〕。主人拜如初。尸尝醴,奠之〔6〕。佐食举肺脊授尸。尸受,振祭,哜之〔7〕,左手执之。祝命佐食迩敦〔8〕。佐食举黍错于席上。尸祭铏〔9〕,尝铏。泰羹湆自门入〔10〕,设于铏南。胾四豆设于左。尸饭,播余于篚〔11〕。三饭。佐食举干〔12〕。尸受振祭,哜之,实于篚。又三饭。举胳祭如初〔13〕。佐食举鱼、腊实于篚。又三饭。举肩祭如初〔14〕,举鱼、腊俎,俎释三个〔15〕。尸卒食,佐食受肺脊实于篚,反黍如初设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从者:即上节“一人衰绖奉篚,哭从尸”者。
〔2〕奠:此谓觯,即祝反奠于铏南之觯(见第3节)。
〔3〕堕祭:即助祭,助尸行食前祭。
〔4〕奠:即尸先所取之觯。
〔5〕祝祝:上“祝”,名词。下“祝”,动词,谓致祝辞,以劝尸享用祭物。
〔6〕奠之:谓放回原处。
〔7〕振祭,哜之:振祭,参见《士昏礼》第9节。哜之,即尝一尝。
〔8〕迩:近。
〔9〕尸祭铏:盖以柶舀铏羹注地以示祭。
〔10〕泰羹湆:即大羹湆。
〔11〕尸饭,播余于篚:案古时是用手抓饭,但抓一把只吃一小口,多余的饭就放进篚中。
〔12〕干:长胁,此为豕胁。案牲体的肋骨,分为前、中、后三部分,分别名为胁、长胁、短胁。是长胁即肋骨的正中部分。
〔13〕举胳:举,亦佐食举之。胳,牲体的后胫骨。
〔14〕肩:猪前胫骨的上部(参见《乡饮酒礼》第27节)。
〔15〕举鱼、腊俎,俎释三个:释,犹遗,即遗留。这是说将鱼实于篚时留三条于俎,将兔腊的牲体实于篚时也留下三块在俎上。案兔和豕一样,都是解割成七体,即:肩、臂、臑、肫、骼、脊、胁。俎上的鱼则是七条。
【翻译】
从者把篚放在尸左边席上,自己站在席的北边。尸取祝放在南边的觯,用左手拿着,右手取菹,在醢中蘸一蘸,放在盛菹和盛醢的两豆之间以祭先人。祝命佐食堕祭。于是佐食取黍稷和祭肺以堕祭,授给尸。尸一一用以祭先人,接着又用觯中的醴祭先人。祝致祝辞以劝尸享用祭物。主人又行再拜稽首礼以劝尸。于是尸尝了尝觯中的醴,又将觯放回原处。佐食取举肺和猪脊骨授给尸。尸接过来,用以振祭,祭毕尝了尝,然后用左手拿着放入盛菹的豆中。祝命佐食把敦向尸移近一些。于是佐食把盛黍的敦移放在席上。尸用
羹祭先人,祭毕尝了尝。这时大羹湆自庙门外送进来,放在
的南边。又有四只盛肉块的豆送上来放在左边。尸用手抓饭吃,抓一次吃一口,每吃一口之后便把手中多余的饭放进篚中,这样吃了三口饭。佐食拿起猪干授给尸。尸接过来用以振祭,祭毕尝了尝,然后放进篚中。尸又吃了三口饭,然后又接过佐食所授的胳来照样进行振祭。佐食拿起鱼和兔腊来放进篚中。尸又吃了三口饭,然后接过佐食所授的肩来像当初一样进行振祭。佐食在把鱼和兔腊放入篚中时,要留下三条鱼和三块兔腊肉在俎上。尸吃饭毕,佐食接过尸授给的肺和脊,放进篚中,接着又把黍敦放回当初所在的位置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