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司马命获者执旌以负。获者适侯,执旌负侯而俟。司射还,当上耦西面,作上耦射,司射反位。上耦进揖,上射在左,并行。当阶,北面揖。及阶,揖。上射先升三等,下射从之中等。上射升堂少左,下射升。上射揖,并行。皆当其物,北面揖。及物,揖。皆左足履物,还,视侯中,合足而俟。司马适堂西,不决、遂,袒,执弓,出于司射之南,升自西阶,钩楹,由上射之后,西南面立于物间。右执箫,南扬弓,命去侯。获者执旌许诺,声不绝,至于乏,坐,东面,偃旌,兴而俟。司马出于下射之南,还其后,降自西阶,反,由司射之南,适堂西释弓,袭,反位,立于司射之南。司射进,与司马交于阶前相左,由堂下西阶之东北面视上射,命曰:“无射获,无猎获!”上射揖。司射退,反位。乃射。上射既发,挟弓矢,而后下射射。拾发以将乘矢。获者坐而获,举旌以宫,偃旌以商。获而未释获。卒射,皆执弓,不挟,南面揖,揖如升射。上射降三等,下射少右从之中等。并行,上射于左。与升射者相并,交于阶前,相揖。由司马之南适堂西,释弓,说决、拾,袭而俟于堂西,南面,东上。三耦卒射亦如之。司射去扑,倚于西阶之西,升堂,北面告于宾曰:“三耦卒射。”宾揖。

【原文】

司马命获者执旌以负。获者适侯,执旌负侯而俟。司射还,当上耦西面,作上耦射〔1〕,司射反位。上耦进揖,上射在左,并行。当阶,北面揖。及阶,揖。上射先升三等,下射从之中等〔2〕。上射升堂少左,下射升。上射揖,并行。皆当其物,北面揖。及物,揖。皆左足履物,还,视侯中,合足而俟〔3〕。司马适堂西,不决、遂,袒,执弓,出于司射之南,升自西阶,钩楹,由上射之后,西南面立于物间。右执箫〔4〕,南扬弓,命去侯。获者执旌许诺,声不绝,至于乏,坐,东面,偃旌,兴而俟。司马出于下射之南,还其后,降自西阶,反,由司射之南,适堂西释弓,袭〔5〕,反位,立于司射之南。司射进,与司马交于阶前相左〔6〕,由堂下西阶之东北面视上射,命曰:“无射获,无猎获!”上射揖。司射退,反位。乃射。上射既发,挟弓矢,而后下射射。拾发以将乘矢。获者坐而获,举旌以宫,偃旌以商〔7〕。获而未释获〔8〕。卒射,皆执弓,不挟,南面揖,揖如升射。上射降三等,下射少右从之中等。并行,上射于左。与升射者相并,交于阶前,相揖。由司马之南适堂西,释弓,说决、拾〔9〕,袭而俟于堂西〔10〕,南面,东上。三耦卒射亦如之〔11〕。司射去扑,倚于西阶之西,升堂,北面告于宾曰:“三耦卒射。”宾揖〔12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作:使,命。

〔2〕中等:中,间,谓与上射间隔一级台阶。

〔3〕合足:谓正足,即足之纵横,必合于所画之物。

〔4〕箫:弓的末端。

〔5〕袭:把脱下的外衣袖再穿上。

〔6〕司射进,与司马交于阶前相左:案司射向北进时,正当司马向南返位途中,故得与司马相交于阶前。相交时,司马在西,司射在东,相互从对方的左侧而过,故曰相左。

〔7〕举旌以宫,偃旌以商:案宫、商为我国古代五声音阶的前两个音阶名,宫相当于今简谱上的“1”,商相当于今简谱上的“2”;但此处之宫,当为高音宫,相当于今简谱上的“ⅰ”,故声高为宫,声下为商。

〔8〕获而未释获:上“获”,谓唱获;下获,谓筭筹。未释获,即未计算射中的多少。因为现在第一次射,属于习射,故不计算射中数。

〔9〕拾:即遂。

〔10〕俟:谓俟司射再命而进。

〔11〕三耦:“三”是“二”字之误。二耦,谓次耦、三耦。

〔12〕宾揖:案宾通过行揖礼,表示已经听到司射的报告了。

【翻译】

司马命获者拿旌背朝射侯而立。于是获者到射侯跟前,拿着旌背朝射侯而待命。司射先南行而后转身,面朝西与上耦相对,命上耦开始射箭,命毕司射返回原位。上耦二人面朝东揖,然后向东行,上射在左,二人并行。走到对应着西阶的时候,面朝北揖,然后向北行。走到西阶跟前,再面朝北揖。上射先升阶三级,然后下射随着升阶一级,与上射之间相隔一级台阶。上射升堂后稍移向左边站立,下射也升到堂上。上射面朝东揖,然后与下射并排向东行。二人走到对应着北边的物的时候,又面朝北揖,然后向北行。北行到物跟前,又面朝北揖。二人都用左脚踏着物,转身面朝西,同时掉头向南目视射侯的中央,然后摆正脚步,等待命令。司马向北走到堂西,右手拇指上不套决,左臂上也不套遂,只将左臂的外衣袖脱去,拿起弓,又从原路返回,走到司射位的南边,再转身向北,从西阶升堂,升堂后绕到西楹北边,再折向东,从上射的身后走到两物之间,面朝西南而立。司马右手握住弓的末梢,向南扬弓,命令获者离开射侯。获者拿着旌连声不绝地答应着,一直走到设乏处,面朝东坐下,把旌放下,起身站立以待命。司马从上、下射之间走到下射的南边,转身向东,再折向北,绕到下射的身后再折向西行,从西阶下堂,由原路返回,一直走到司射位的南边,再转身向北走到堂西,把弓放下,把左衣袖穿好,再返回到原位,站在司射位的南边。这时司射已向北行,当司射走到西阶前的时候,正好与向南返回的司马相遇,两人相互从对方的左侧交错而过,然后司射从堂下西阶东边的地方看着上射,命令说:“不要射伤获者,也不要把箭射到乏旁!”上射向司射行揖礼。司射退去,返回原位。于是开始射箭。上射射过第一矢后,右手又从腰带间拿出一矢附在弓上挟着,然后下射射。二人这样轮流着各自都射完了四矢。获者在乏后坐着唱获。唱获声随举旌而起,声音高亢,与宫声相应;又随着偃旌而声音渐小,低落的声音与商声相应。这次射箭只为射中者唱获,而不计算射中的多寡。射毕,二人都拿着弓,指间不挟矢,面朝南揖。揖毕循原路下堂,行进中如同升堂射箭时一样地行揖礼。上射先从西阶下阶一级,然后下射稍移向阶的右边,随着降阶一级,与上射之间相隔一级台阶。下射下堂后,二人并排向南行,上射走在左边。这时次耦二人正并排向北行,上耦与次耦在西阶前相互从对方的左侧交错而过,交错时互相行揖礼。上耦二人走到司马的南边,又转身向北走到堂西,放下手中的弓,脱去决和遂,把左衣袖穿好,在堂西待命,二人面朝南而立,以东边为上位。次耦和下耦射毕也同上耦一样站在堂西待命。司射抽去腰间的扑,把它倚放在西阶的西边,然后升堂,面朝北向宾报告说:“三耦都已射箭完毕。”宾行揖礼,表示知道了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