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司射适堂西,命弟子设丰〔1〕。弟子奉丰升,设于西楹之西,乃降。胜者之弟子洗觯〔2〕,升酌,南面坐,奠于丰上,降,袒,执弓,反位。司射遂袒,执弓,挟一个,搢扑,北面于三耦之南,命三耦及众宾胜者皆袒、决、遂,执张弓〔3〕;不胜者皆袭,说决、拾,却右手,右加弛弓于其上〔4〕,遂以执弣〔5〕。司射先反位。三耦及众射者皆与其耦进,立于射位,北上。司射作升饮者如作射。一耦进揖如升射〔6〕,及阶,胜者先升,升堂少右。不胜者进,北面坐,取丰上之觯,兴,少退立,卒觯,进坐,奠于丰下,兴揖。不胜者先降,与升饮者相左〔7〕,交于阶前,相揖。出于司马之南,遂适堂西释弓,袭而俟。有执爵者〔8〕。执爵者坐取觯,实之,反奠于丰上。升饮者如初。三耦卒饮。宾、主人、大夫不胜,则不执弓,执爵者取觯洗,升,实之以授于席前。受觯以适西阶上,北面立饮,卒觯,授执爵者,反就席。大夫饮则耦不升。若大夫之耦不胜,则亦执弛弓,特升饮。众宾继饮射爵者辩〔9〕,以彻丰与觯。
【注释】
〔1〕丰:承觯器,形似豆而稍低。
〔2〕胜者之弟子:指胜者中的年少者。
〔3〕张弓:张弦的弓。
〔4〕弛弓:解弦的弓。
〔5〕遂以执弣:是用两手横执弓弣。
〔6〕一耦:谓三耦中的上耦。
〔7〕升饮者:谓次耦。
〔8〕执爵者:由主人使赞者充任,以代替胜者之弟子酌酒。案据上文,丰上之酒原本由“胜者之弟子洗觯,升,酌”,但此后即由执爵者酌之。
〔9〕射爵:即不胜者所饮之罚酒。
【翻译】
司射到堂西,命弟子设丰。于是弟子捧丰升堂,把丰设在西楹的西边,然后下堂。胜者中的弟子在阼阶东南就洗洗觯,升堂酌酒,在丰的北边面朝南坐下,把觯放在丰上,然后下堂,到堂西脱去左臂的外衣袖,拿起弓,返回原位。司射于是脱去左臂外衣袖,拿起弓,右手指间挟一支矢,腰间插上扑,面朝北站在堂西三耦的南边,命三耦和众宾中的胜者都脱下左臂外衣袖,右手拇指套上决,左臂套上遂,拿起张有弦的弓;命不胜者都穿好左臂外衣袖,脱去决和遂,仰起左手掌,用右手将解弦的弓矢放在左手上,接着用两手横握着弓弣。司射先返回到中的西南边之位。三耦和众射者都同他们的耦一起向南进,到各自的射位上站立,以北边为上位。司射如同命令上耦射箭一样,命令上耦升堂,由胜者使不胜者饮罚酒。上耦如同升堂射箭时一样地行揖礼而进,走到西阶前,上耦中的胜者先升堂,升堂后稍向右站。不胜者升堂后向北进,在丰前面朝北坐下,拿起丰上的觯,起身,稍后退与胜者并立,饮干觯中的酒,然后进前坐下,把空觯放在丰南边地下,起身面朝北揖。下堂时不胜者先下,上耦下堂后,与准备升堂饮酒的次耦在阶前相遇,互相从对方的左侧交错而过,交错时互行揖礼。上耦往南走到司马的南边,又反身向北走到堂西,放下弓,穿上左臂外衣袖,立而待命。这时堂上有执爵者。执爵者坐下拿起觯,给觯斟满酒,再返回来把觯放在丰上。次耦升堂后,不胜者如同上耦中的不胜者一样地饮罚酒。三耦中的不胜者都这样饮了酒。如果宾、主人、大夫是不胜者,饮酒前就不拿弓,并由执爵者拿觯下堂去洗,洗毕升堂,给觯斟满酒,到他们各自的席前授给他们。宾、主人和大夫接受觯以后要到西阶上,面朝北站着饮酒,饮毕,把空觯授给执爵者,然后返回席位。大夫饮酒时他们的耦就不升堂。如果是大夫的耦不胜,这位耦也要双手拿着解弦的弓,独自升堂饮酒。众宾中的不胜者都相继遍饮罚酒之后,就把丰和觯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