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筵对席〔1〕。佐食分簋、铏〔2〕。宗人遣举奠及长兄弟盥〔3〕。立于西阶下,东面,北上。祝命尝食〔4〕。者〔5〕、举奠许诺,升,入。东面。长兄弟对之。皆坐。佐食授举〔6〕,各一肤。主人西面再拜,祝曰:“
有以也。”两
奠举于俎,许诺,皆答拜。若是者三〔7〕。皆取举,祭食,祭举,乃食,祭铏,食举。卒食,主人降,洗爵。宰赞一爵。主人升,酌,酳上
〔8〕。上
拜受爵。主人答拜。酳下
亦如之。主人拜,祝曰:“酳有与也。”如初仪。两
执爵拜,祭酒,卒爵,拜。主人答拜。两
皆降,实爵于篚。上
洗爵,升,酌,酢主人。主人拜受爵。上
即位坐,答拜。主人坐,祭,卒爵,拜。上
答拜,受爵,降,实于篚。主人出,立于户外,西面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对席:与尸席相对而设席。这是为嗣子与长兄弟馂(吃尸剩余的食物)做准备。
〔2〕分簋、铏:因设对席,故分之。即将簋、铏中的食物皆分之为二。此处簋即敦。
〔3〕举奠:即嗣子。
〔4〕祝命尝食:即告之使馂。
〔5〕者:即长兄弟。
,“馂”的异体。
〔6〕举:即肤,此指猪颈上的肉。
〔7〕若是者三:谓主人三祝,二三诺、三答拜。
〔8〕上:谓嗣子。下“下
”谓长兄弟。
【翻译】
在尸席的东边设对席。佐食把敦中的黍分出一部分,并分出一,设在对席前。宗人使嗣子和长兄弟盥手。二人盥毕在西阶下面朝东而立,嗣子站在北边上位。佐食命嗣子和长兄弟吃尸剩下的食物。长兄弟和嗣子答应,升堂,入室。嗣子面朝东站在尸席前。长兄弟与之相对站在对席前。二人都坐下。佐食拿起肤来授给二人,每人各一肤。主人面朝西行再拜礼,致祝辞说:“你们能吃皇尸所剩下的食物,应该想到是因为先祖有德的缘故。”嗣子和长兄弟把肤放在俎上,同声答应,并都回礼答拜。主人把祝辞说了三遍,嗣子和长兄弟答应了三次,并行拜礼三次。接着二人都拿起俎上的肤,用黍祭先人,又用肤祭先人,于是吃黍,吃毕又用
羹祭先人,祭毕吃肤。二人吃毕尸所剩余的食物,主人便下阶洗爵。宰帮助主人洗一爵。洗毕,主人升堂,酌酒,送给嗣子饮以漱口。嗣子行拜礼而后受爵。主人回礼答拜。酌酒送给长兄弟饮以漱口的礼仪也同这一样。主人行拜礼,而后致祝辞说:“你们饮此酒时,应该想到要使众兄弟和族亲们相亲附。”主人同样把祝辞说了三遍,嗣子和长兄弟也同样答应了三次。接着二人拿起爵来行拜礼,拜毕用酒祭先人,然后饮干爵中酒,饮毕又行拜礼。主人回礼答拜。嗣子和长兄弟都下堂,把爵放进篚中。嗣子又拿出一只爵来洗,洗毕升堂,酌酒,向主人进酢酒。主人行拜礼而后受爵。嗣子就位,回礼答拜。主人坐下,用酒祭先人,祭毕饮干爵中酒,行拜礼。嗣子回礼答拜,接过主人手中的空爵,下堂放进篚中。主人出室,在室门外面朝西而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