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主人降自南方,侧降,作相为司正。司正礼辞许诺。主人拜,司正答拜。主人升,复席。司正洗觯,升自西阶,阼阶上北面受命于主人。主人曰:“请安于宾。”司正告于宾,宾礼辞许。司正告于主人。主人阼阶上再拜,宾西阶上答拜。司正立于楹间以相拜。皆揖复席。

【原文】

主人降自南方,侧降〔1〕,作相为司正〔2〕。司正礼辞许诺。主人拜,司正答拜。主人升,复席。司正洗觯,升自西阶,阼阶上北面受命于主人。主人曰:“请安于宾〔3〕。”司正告于宾,宾礼辞许。司正告于主人。主人阼阶上再拜,宾西阶上答拜。司正立于楹间以相拜。皆揖复席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侧降:谓宾、介不从降。

〔2〕作相为司正:作,使。谓改立相(即摈者)为司正,为主人监礼。

〔3〕请安于宾:案因乡饮酒的正礼已成,宾可以离去了,故又使司正挽留之。

【翻译】

主人从席的南端下席,独自下堂,命相改做司正。司正推辞了一下,就答应了。主人行拜礼向司正致谢,司正回礼答拜。主人升堂,回到席上。司正洗觯,从西阶升堂,到阼阶上面朝北请求主人的指示。主人说:“请挽留宾。”司正把主人的意思转告宾,宾推辞了一下,就答应了。司正又把宾同意留下报告给主人。主人在阼阶上行再拜礼向宾致谢,宾在西阶上回礼答拜。司正站在两楹之间相赞宾主行拜礼。主人与宾拜毕,又互行揖礼而后回到席上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