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甸人掘坎于阶间少西,为垼于西墙下,东乡。新盆、盘、瓶、废敦、重鬲,皆濯,造于西阶下。

【原文】

甸人掘坎于阶间少西〔1〕,为垼于西墙下〔2〕,东乡。新盆、盘、瓶、废敦、重鬲〔3〕,皆濯,造于西阶下〔4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甸人掘坎:甸人,是公(诸侯国君)之臣而来助士治理丧事者。坎,坑。

〔2〕垼:音yì,用土块垒的灶。

〔3〕盆、盘、瓶、废敦、重鬲:废敦,是一种无足的敦。鬲,音lì,鼎属,圆口,有三空足,可容六斗。重鬲,重是悬鬲之木名,鬲悬于重,故名。案上述五器都是瓦器(陶器)。

〔4〕造:至,犹馔。

【翻译】

甸人在两阶之间稍偏西的地方挖坑,又在庭的西墙下用土块垒灶,灶面向东。盆、盘、瓶、废敦和重鬲都要用新的,都要把它们洗涤干净,然后陈放在西阶下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