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商祝袭祭服,褖衣次。主人出,南面,左袒,扱诸面之右,盥于盆上,洗贝,执以入。宰洗柶,建于米,执以从。商祝执巾从入,当牖,北面,彻枕,设巾,彻楔,受贝奠于尸西。主人由足西床上坐,东面。祝又受米奠于贝北。宰从立于床西,在右。主人左扱米实于右,三实一贝。左、中亦如之。又实米,唯盈。主人袭,反位。

【原文】

商祝袭祭服,褖衣次。主人出,南面,左袒,扱诸面之右,盥于盆上,洗贝,执以入。宰洗柶,建于米〔1〕,执以从。商祝执巾从入〔2〕,当牖,北面,彻枕,设巾,彻楔〔3〕,受贝奠于尸西。主人由足西床上坐,东面。祝又受米奠于贝北。宰从立于床西,在右。主人左扱米实于右,三实一贝。左、中亦如之。又实米,唯盈。主人袭,反位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宰洗柶,建于米:宰,士的家臣之长。建,插。

〔2〕巾:即上所陈用于饭含的布巾。

〔3〕楔:此指用于楔齿的角柶。

【翻译】

商祝把祭服和褖衣在准备袭尸的床上依次放好。这时主人出室,面朝南袒露左臂,把左衣袖经胸前塞在右腋下边的衣带里,然后在盆上盥手,洗贝,再拿着洗好的贝进入室中。宰洗柶,洗后把柶插在废敦所盛的米中,然后拿着盛米的废敦跟从主人入室。商祝拿着布巾也跟从主人入室,在尸的南头当窗处面朝北而立,为尸彻下枕头,在尸脸上盖上布巾,又彻出尸口中的楔,再从主人手中接过贝,放在床上、尸体的西边。主人从尸足的北头绕到尸的西边,在床上面朝东而坐。商祝又从宰的手中接过米敦,放在床上、贝的北边。宰跟从主人站在床的西边,主人的右边。主人用左手扱米,填入尸口的右侧,扱三次而满一贝,再为尸填入口中。向尸口的正中和左侧填米也是这样。最后再向尸口填米一次,这次不分左中右,只要把尸口填满就行了。为尸饭含毕,主人穿好左臂衣袖,回到尸东边原位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