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帷堂。妇人尸西,东面。主人及亲者升自西阶,出于足,西面,袒。士盥,位如初。布席如初。商祝布绞、[生僻字详见原文]、衾、衣,美者在外。君襚不倒。有大夫则告。士举迁尸,复位。主人踊无筭。卒敛,彻帷。主人冯如初,主妇亦如之。

【原文】

帷堂〔1〕。妇人尸西,东面。主人及亲者升自西阶〔2〕,出于足,西面,袒〔3〕。士盥,位如初。布席如初〔4〕。商祝布绞、帷堂。妇人尸西,东面。主人及亲者升自西阶,出于足,西面,袒。士盥,位如初。布席如初。商祝布绞、[生僻字详见原文]、衾、衣,美者在外。君襚不倒。有大夫则告。士举迁尸,复位。主人踊无筭。卒敛,彻帷。主人冯如初,主妇亦如之。、衾、衣,美者在外〔5〕。君襚不倒。有大夫则告〔6〕。士举迁尸,复位。主人踊无筭。卒敛,彻帷。主人冯如初,主妇亦如之。

【注释】

〔1〕帷堂:案小敛毕彻帷,现在将大敛,故又帷之。

〔2〕亲者:此谓大功以上亲属中的男子。

〔3〕袒:亦左袒。

〔4〕布席:席,原误作“广”。

〔5〕美者在外:美者,谓君襚。君襚最先布放,故敛时在外。

〔6〕有大夫则告:这是说正当大敛时有大夫来吊唁,则使人告大夫以方敛,不能下堂拜宾,否则当降拜之。

【翻译】

放下堂上的帷帐。妇人来到尸的西边,面朝东而立。主人及大功以上亲属中的男子们从西阶升堂,从尸足的北边转到尸的东边,面朝西而立,袒露左臂。士在西堂下盥手,然后像小敛时一样,在西阶下两两相并,面朝东而立。在阼阶上布席,席的布法也同小敛时一样。商祝在席上依次布放绞、单被、敛衾和衣服,君赠送的衣服最先布放,敛时便可用在最外边。君赠送的衣服布放时不能颠倒头。如果这时有大夫来吊唁,就使人告诉他正在大敛,主人不能下堂行拜礼。士把尸抬到阼阶上所布大敛席上,然后回到西阶下原位。这时主人踊,踊的次数不限。敛毕,将帷帐撩起来。主人在尸的东边凭尸而踊,如同小敛毕时一样,主妇也如同小敛毕时一样在尸的西边凭尸而踊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