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乃奠。烛升自阼阶。祝执巾席从〔1〕,设于奥〔2〕,东面。祝反降,及执事执馔。士盥,举鼎入,西面,北上,如初。载鱼左首,进鬐〔3〕,三列。腊进柢。祝执醴如初。酒、豆、笾、俎从,升自阼阶。丈夫踊。甸人彻鼎。奠由楹内入于室〔4〕。醴、酒北面。设豆,右菹。菹南栗。栗东脯。豚当豆,鱼次,腊特于俎北〔5〕。醴、酒在笾南〔6〕。巾如初。既错者出,立于户西,西上。祝后,阖户,先由楹西降自西阶。妇人踊。奠者由重南东。丈夫踊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祝:此为夏祝。
〔2〕奥:室中西南隅。
〔3〕载鱼左首,进鬐:案室奥之席面朝东,执鱼俎者面朝西而设,是左首则鱼首在南。进,前。鬐,音qí,脊。
〔4〕奠由楹内入:奠,在此指奠物。楹内,此谓东楹之西。
〔5〕特:谓特横设之。
〔6〕笾:谓栗、脯。
【翻译】
于是为死者设奠。有执事拿着火把先从阼阶升堂。祝拿着布巾和席跟随着火把,将席布设在室的西南角,使席面朝东。祝转身下堂,和执事们一起拿取奠物。士盥手,把鼎抬入寝门,在庭东面朝西放置,猪鼎放在北边上位,其他如抬鼎人兼拿匕和俎,抽鼎杠,取鼎鼏,以及用匕从鼎中取牲体、用俎载牲体等等,都同设小敛奠时一样。鱼在俎上的放法是使鱼头朝左,鱼脊朝前,九条鱼摆成三列。经解割的兔腊在俎上的放法是使兔骨根部的一端朝前。祝拿着醴,如同设小敛奠时那样先升堂。拿酒、豆、笾和俎的执事跟从祝从阼阶升堂。这时主人和众主人踊。甸人把空鼎彻出寝外。拿奠物的人从东楹的西边进入室中。拿醴的祝和拿酒的执事面朝北而立。执事先在席前设两豆,盛菹的豆放在盛醢的豆的右边。菹的南边放栗。栗的东边放脯。猪俎当两豆的东边放置,鱼俎放在豚俎的东边,腊俎横放在猪俎和鱼俎的北头。最后,将醴、酒放在盛栗、脯的两笾的南边。祝用巾把奠物覆盖好,如同设小敛奠时一样。设奠完毕,执事们出室,在室门的西边面朝南而立,以西边为上位。祝最后出室,出来后关上室门,然后领头经西楹西边,从西阶下堂。这时妇人们开始踊。设奠者下堂后,经过设在庭南的重的南边往东,回到原在门东之位。这时主人和众主人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