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朝夕哭,不辟子卯〔1〕。妇人即位于堂,南上,哭。丈夫即位于门外〔2〕,西面,北上。外兄弟在其南〔3〕,南上。宾继之〔4〕,北上。门东〔5〕,北面,西上。门西〔6〕,北面,东上。西方〔7〕,东面,北上。主人即位。辟门〔8〕。妇人拊心〔9〕,不哭。主人拜宾,旁三〔10〕,右还入门哭。妇人踊。主人堂下直东序,西面。兄弟皆即位,如外位。卿大夫在主人之南。诸公门东,少进。他国之异爵者门西〔11〕,少进。敌则先拜他国之宾。凡异爵者拜诸其位。彻者盥于门外〔12〕。烛先入,升自阼阶。丈夫踊。祝取醴〔13〕,北面。取酒立于其东。取豆、笾、俎南面,西上。祝先出,酒、豆、笾、俎序从,降自西阶。妇人踊。设于序西南,直西荣。醴、酒北面,西上。豆西面错,立于豆北,南面。笾俎既错,立于执豆之西,东上。酒错,复位。醴错于西,遂先,由主人之北适馔。乃奠〔14〕,醴酒脯醢升。丈夫踊。入,如初设,不巾。错者出,立于户西,西上。灭烛,出。祝阖门,先降自西阶。妇人踊。奠者由重南东。丈夫踊。宾出。妇人踊。主人拜送。众主人出。妇人踊。出门〔15〕,哭止,皆复位。阖门。主人卒拜送宾,揖众主人,乃就次。
【注释】
〔1〕朝夕哭,不辟子卯:案既殡之后,每天的早晨和傍晚,都要入殡宫而哭,叫做朝夕哭。朝夕哭时还要为死者设奠,叫做朝奠、夕奠,其仪详下。子卯,谓子日和卯日,案这两日分别是桀、纣的灭亡之日,古人讳之,吉事避之,凶事则不避。
〔2〕丈夫:此处指众主人。
〔3〕外兄弟:指甥、婿、外孙、从母之子等等。
〔4〕宾:谓卿大夫。
〔5〕门东:这是诸公之位。
〔6〕门西:这是他国异爵者之位。
〔7〕西方:这是士位。
〔8〕辟门:开门。
〔9〕拊心:以手捶胸。
〔10〕旁三:旁,边。于每边所立之宾皆三拜,故曰旁三。
〔11〕异爵者:谓卿大夫。
〔12〕彻者:谓彻大敛奠物者,这是为设朝奠做准备。
〔13〕祝:此为夏祝。
〔14〕乃奠:谓设朝奠。
〔15〕出门:谓宾与主人及众主人、兄弟等皆出。
【翻译】
行朝夕哭之礼,不避子日和卯日。妇人们在堂上就位,以南边为上位,哭。众主人在庙门外就位,面朝西而立,以北边为上位。外兄弟站在众主人的南边,以南边为上位。卿大夫接在外兄弟的南边而立,以北边为上位。诸公在门东,面朝北而立,以西边为上位。他国的卿大夫在门西,面朝北而立,以东边为上位。士在西方,面朝东而立,以北边为上位。主人在众主人的北边即位。这时打开庙门。妇人们用手捶胸,不哭。主人向宾行拜礼,向每边的宾都拜三拜,然后向右转身进庙门而哭。妇人们踊。主人在堂下,北当堂上东序的地方,面朝西而立。众主人和外兄弟也都就位,位置如同在门外时一样。卿大夫在主人、众主人和外兄弟的南边就位。诸公在门东,站在比士的私臣稍前的位置。他国的卿大夫在门西,站在比诸公的有司稍前的位置。在庙中主人拜宾的时候,如果他国之宾与本国之宾地位相等,就先拜他国之宾。凡是卿大夫,主人都要就其位一一行拜礼。准备彻大敛奠的人在门外盥手。有执事拿着火把从阼阶升堂,先进入室中。这时主人和众主人踊。彻奠时,祝先取醴,面朝北而立。取酒的执事站在祝的东边。接着有执事取豆、笾和俎,取毕面朝南而立,以西边为上位。祝先出室,拿酒、豆、笾和俎的执事依次相随,从西阶下堂。这时妇人们踊。彻下的奠物要摆设在西序的西南边、正当堂屋西荣的地方。执醴的祝和执酒的执事先面朝北而立,祝在西边上位。执豆者先将豆摆设好,使豆面朝西,摆设完毕,到豆的北边面朝南而立。接着摆设笾和俎,摆设好之后,执笾和执俎者到执豆者西边站立,以东边为上位。然后执酒者摆设酒,摆好后,又退回到原位。最后祝把醴摆设在酒的西边,摆好后,就在前边领着执事们,向东经过主人的北边,到东堂下新陈放的奠物处。于是开始设朝奠。祝和执事们拿着醴、酒、脯和醢从西阶升堂。这时主人和众主人踊。祝和执事们进入室中,像设大敛奠那样把奠物在室中死者的神位前摆设起来,但不用巾覆盖。设奠的执事出室,在室门西边站立,以西边为上位。接着拿火把的执事将火把熄灭,出室。最后祝出室,关好室门,便在前边领着执事们从西阶下堂。这时妇人们踊。设奠者经过庭南的重的南边向东,回到门东原位。这时主人和众主人踊。宾退出。妇人们踊。主人送宾到庙门外,向宾行拜礼。众主人退出。妇人们踊。除妇人外,其他的人都出庙,于是停哭,各自回到门外原位。这时关上庙门。主人一一将宾拜送走了之后,揖请众主人就次,然后各自就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