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设洗,南北以堂深,东西当东荣。水在洗东。篚在洗西,南顺,实二爵、二觚、四觯、一角、一散。壶棜禁馔于东序,南顺,覆两壶焉,盖在南。明日卒奠,幂用绤。即位而彻之,加勺。笾巾以绤也,里〔1〕。枣烝栗择。铏芼用苦若薇,皆有滑:夏葵,冬荁〔2〕。棘心匕,刻〔3〕。牲爨在庙门外东南,鱼、腊爨在其南,皆西面。
爨在西壁〔4〕。肵俎心、舌,皆去本末,午割之〔5〕,实于牲鼎。载,心立,舌缩俎。宾与长兄弟之荐自东房,其余在东堂。
【注释】
〔1〕里:案
里者,皆玄表。
〔2〕“铏芼”至“冬荁”:参见《公食大夫礼》第22节。
〔3〕刻:是刻为龙头形。
〔4〕西壁:谓堂之西墙下。
〔5〕午割:纵横割之而成方格形的刀纹,但不割透。
【翻译】
设洗,要使洗与堂南北之间的距离等同于堂深,从东西位置来说正对着堂屋的东荣。水放在洗的东边。篚放在洗的西边,使篚首朝北而尾顺向南,篚中放二爵、二觚、四觯、一角、一散。壶和棜禁放在东序前,使禁的首端朝北而尾顺向南,两只壶反扣在禁上,壶盖放在壶的南边。到明天行祭礼前才向壶中注酒,并将壶和禁在室门东边陈设好,壶上用粗葛布巾覆盖。尸进室即位的时候,便将盖在壶上的葛布彻去,而在壶上加放舀酒用的勺。覆盖笾的巾也是用粗葛布做的,巾的里子是色的。笾中所盛的枣和栗都是经过挑选并蒸熟的。
羹中放的菜,用苦菜或薇菜,并都加放有调味的菜:夏天用葵菜,冬天用荁。用棘木心做匕,手握的一端刻成龙头形。煮牲肉的灶在庙门外的东南边,煮鱼的灶和煮兔腊的灶在牲灶的南边,灶都面朝西。炊黍稷的灶在堂的西墙下。肵俎上放心和舌,心、舌的根端和末端都割去不用,在心和舌上都纵横割成方格形刀纹,放在牲鼎中煮。从鼎中取出放在俎上的时候,心立着放,舌顺俎纵放。为宾长和长兄弟所进的脯醢是从东房中取出的,其余人的脯醢陈放在东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