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设席于堂廉〔1〕,东上。工四人,二瑟〔2〕,瑟先。相者二人〔3〕,皆左何瑟,后首,挎越,内弦〔4〕,右手相。乐正先升〔5〕,立于西阶东。工入,升自西阶,北面坐。相者东面坐,遂授瑟,乃降。工歌《鹿鸣》、《四牡》、《皇皇者华》〔6〕。卒歌,主人献工。工左瑟。一人拜,不兴受爵〔7〕。主人阼阶上拜送爵。荐脯醢。使人相祭〔8〕。工饮,不拜既爵,授主人爵〔9〕。众工则不拜受爵,祭,饮。辩有脯醢,不祭。大师则为之洗〔10〕。宾、介降〔11〕,主人辞降。工不辞洗〔12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设席于堂廉:这是为乐工设席。堂廉,此指堂的外侧边。
〔2〕二瑟:谓四工中二人是瑟工,另二人则为歌者。
〔3〕相者:扶工者,每工一名相者,因为凡工皆盲人。
〔4〕皆左何瑟,后首,挎越,内弦:何,通“荷”,扛着。首,指瑟的首端。挎,持,抠着。越,瑟下孔。瑟之首尾两端皆有孔,此指尾端的孔。内弦,使瑟弦向着里侧。
〔5〕乐正:乐官之长。
〔6〕《鹿鸣》、《四牡》、《皇皇者华》:皆《诗·小雅》篇名。
〔7〕一人拜,不兴受爵:因工贱,礼从简。
〔8〕使人相祭:因工是盲人,故使人帮助行食前祭礼。
〔9〕授主人爵:案自上文“一人拜”至此,都是记此一人即工之长受献的礼仪。
〔10〕大师则为之洗:大师,即太师,是国君所赐给的乐人,可能是瑟工,也可能是歌者。
〔11〕宾、介降:案因主人下堂洗爵,故宾、介亦随之而降。此处未言主人降,乃省文。
〔12〕工不辞洗:此工指太师。因太师也是盲人,故不下堂辞洗。
【翻译】
在堂的前边为工布席,以东边为上位。工四人,其中二人是瑟工,进庠门时瑟工在前。瑟工的相者二人,替瑟工拿瑟,都把瑟扛在左肩上,瑟的首端朝后,左手指抠住瑟下端的孔眼,瑟身侧着,使弦向内,用右手扶着瑟工。乐正先升堂,站在西阶的东边。工入庠门后,从西阶升堂,各自就席,面朝北而坐。相者面朝东坐,把瑟交给工,然后下堂。工演唱了《鹿鸣》、《四牡》、《皇皇者华》三首诗歌。演唱完毕,主人向工献酒。瑟工用左手执瑟。其中为工长的一人向主人行拜礼,不起身而接受了爵。主人回到阼阶上行拜送礼。有司向工长进上脯醢。主人使相者帮助工长用酒和脯醢祭先人,然后工长饮干爵中酒,饮毕不行拜礼,把爵交给主人。其他三工不行拜礼就接受爵,用酒祭先人,然后饮下爵中酒。这三个工的席前也都进有脯醢,但不用脯醢祭先人。如果工中有太师,主人献酒前就先要下堂为他洗爵。主人下堂洗爵时,宾和介也要随着下堂,主人要向宾、介辞降。太师则不下堂向主人辞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