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礼

《仪礼》是儒家礼学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著作,不仅对于研究儒家的礼学,而且对于研究古人的思想、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等,都有重要意义。全书共十七篇,在唐朝以前被尊为“礼经”,内容涉及士冠、士昏、士相见、乡饮酒、乡射、燕礼、聘礼、觐礼、丧礼等,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关于政治社会生活礼仪的典籍,涉及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,是研究先秦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的基础核心经典。
明日宾服乡服以拜赐。主人如宾服以拜辱。主人释服。乃息司正。无介,不杀,荐脯醢,羞唯所有。征唯所欲,以告于先生、君子可也。宾、介不与。乡乐唯欲。

【原文】

明日宾服乡服以拜赐〔1〕。主人如宾服以拜辱〔2〕。主人释服〔3〕。乃息司正〔4〕。无介〔5〕,不杀〔6〕,荐脯醢,羞唯所有〔7〕。征唯所欲〔8〕,以告于先生、君子可也〔9〕。宾、介不与。乡乐唯欲〔10〕

【注释】

〔1〕乡服:乡,通“向”,此谓昨日。乡服,昨日与乡大夫饮酒所穿之服。

〔2〕拜辱:谓主人往宾家拜辱。案拜赐与拜辱,宾、主皆不相见,互相造门拜之而退,两下皆由摈者居间传言。

〔3〕释服:脱去朝服,换上玄端服。

〔4〕息:慰劳、酬劳。

〔5〕无介:案息司正礼轻,故不设介。

〔6〕不杀:亦因礼轻而不杀牲。

〔7〕羞:谓脯醢等食物。

〔8〕征:召请。

〔9〕以告于先生、君子可也:告,犹请。先生,即主人与之谋宾、介的先生(见第1节)。君子,国中有盛德者。

〔10〕乡乐:谓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中的六篇(见第4节)。

【翻译】

第二天,宾穿着昨天穿的朝服,到乡大夫家门外拜谢他昨天所给予自己的隆重的礼遇和盛情款待。乡大夫穿着和宾同样的服装到宾家门外,拜谢他屈驾降临己家。主人脱下朝服,换上玄端服,酬劳司正等曾在饮酒礼上服务的属吏们。以司正为宾而不为宾设介,也不杀牲,进上脯醢,其他食物尽现有的进上。亲戚和朋友,乡大夫想请谁就请谁,对于乡中的先生和君子们,也可以根据乡大夫的意愿请他们来。在饮酒礼上被款待过的宾和介,这次就不再参加了。在酬劳司正的酒宴上,《周南》和《召南》中的六篇诗,想演奏哪篇就演奏哪篇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